道場簡介

建寺緣起

佛光山圓福寺,原名圓福寺,清道光十三年(公元一八三三年)廣東先民李有厚奉佛祖來台,因佛光普照有求必應,後建寺於公園附近,主祀釋迦牟尼佛。民國五年(公元一九一六年),日人為擴展公園用地,由有志人士募捐遷建義士廟(供奉清康熙時朱一貴之犧牲的五百三位義民)為鄰。民國二十七年日人廢寺,佛像移至地藏庵。

台灣光復後,地方信徒集議重建寺宇,乃收購寺地,卜興工程,落成後迎回佛像改名圓福寺,另建義士廟於寺前空地右角,至民國四十六年,開正法師晉山接任住持。後因財務問題,於民國六十九年交由佛光山管理,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即任命依嚴法師前來接引信眾學佛,民國七十年在星雲大師的指導下重新改建,並正式更名為佛光山圓福寺。

圓福寺與大樹的因緣

民國六十八年三月的一個午後,陳斗棩老里長若有所思地坐在圓福寺旁一棵近二百年的芒果樹下,不時喃喃自語道:「只剩下五天的期限了,再不繳清積欠的二百萬地稅,圓福寺就得面臨被充公拍賣的命運,到時候我就是斷送這座古剎的罪人,該怎辦?」想著,想著,竟睡著了。睡夢中,聽到有人在他耳邊喊著:「大樹!大樹!」驚醒後,想到一定是菩薩的指示,到處問人「大樹」的含意,有一位居士說「高雄有個大樹鄉,聽說那裡有個佛光山,住持星雲大師是一位慈悲的得道高僧,是不是菩薩指點我們去找星雲大師?」

當時佛光山正值開山期,經濟也非常拮拘,但是向來不願給人失望的星雲大師,仍然允諾解決圓福寺的困難。圓福寺於民國六十九年交由佛光山管理後,即任命依嚴法師為住持,民國七十年在大師的指導下重新改建,並更名為「佛光山圓福寺」。

佛光山嘉義圓福寺-心靈的加油站

數十年來,圓福寺秉持星雲大師以文教弘揚佛法的理念,在法師與信眾的努力下,目前已從台灣傳統寺廟「巖仔」的形態,成功轉型為佛教現代化道場,除了例行性法會外,定期義診、監獄佈教、校園講座、考生祈福、雲水書車巡迴各社區學校外,並設有博愛社區大學、嘉義市西區樂齡學習中心推動各項社教活動,目前已開辦才藝班、佛學班、生活講座、佛學講座,各項講習會、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圓福童軍團、幼童軍團,和嘉義市政府合辦各項活動。

圓福寺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 化人心實踐寺院學校化,學校寺院化的功能,承辦大型的法會如: 監獄皈依三寶甘露灌頂暨佛學講座、佛光山全省巡迴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典禮禪淨密三修法會,參加人次達萬人以上,提供社會一個心靈的加油站,營造安和樂利的社會。

IMG_92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