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佛學院的日子」新書分享座談會

《我在佛學院的日子》新書分享會 圓福寺畫下圓滿句點

星雲大師1965年創辦壽山佛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至今走過近一甲子的年頭,造就許多的僧才、人才,是佛光山歷史的起點。《我在佛學院的日子》新書分享會最終場,8月15日在佛光山圓福寺大殿舉辦,由南華大學三好學社社長周裘語主持,邀請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學務長慧豪法師、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有賢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蔡孟樺主編與談,為現場逾300名大眾分享在佛學院求學的成長、法喜和感動,另有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香海文化執行長妙蘊法師與會。

覺禹法師表示,當初在美國求學而親近西來寺,震撼感受是第一印象,身在異鄉的學子,見到熟悉的中國式寺院建築,內心深受感動,親切感油然而生;看見佛教信仰受到西方人士認同與肯定,當下對佛光山產生好的印象,以及一閃而過「如果我有因緣,跟他們一樣多好?」的念頭,促成後來就讀佛學院的因緣。當初僅是被大師的精神感動,願意跟隨佛陀、大師和師兄長學習,這就是其念佛學院的初衷。

「我到佛學院的因緣,其實是誤打誤撞、陰錯陽差。」來自韓國的慧豪法師,出身佛教家庭,從小志願就是「出家、當和尚」。長大後志願不曾改變,而後輾轉來到台灣,學習半年中文後,便到叢林學院就讀。慧豪法師笑稱,當初為了出家,擬定所有策略都比不過因緣變化無常,而就讀叢林學院才是上上策!

從小在加拿大求學的有賢法師,自覺成績平平,並不聰明,因父母憂心其的學習狀況,讓他發憤用功。親近溫哥華講堂的他,讀書、考試之前必定諷誦《心經》,順利申請上大學。後因叢林學院招生海報,短短的「叩、叩、叩」述說叢林鐘板訊號開啟佛學院的一天,讓當時僅19歲的有賢法師,以越洋電話聯絡母親訴說就讀的決心。儘管家人希望先出社會工作,但仍「不忘19歲的願望」,希望回到叢林學院。

因大師主持祖母的告別式而早與大師結緣,大師便對未滿20歲的蔡孟樺說:「你未來要走文學的路。」年幼的他未曾放在心上。長大後決定與廠商簽約加盟,等待時迷迷糊糊中睡去,夢見大師問她:「經商之後是截然不同的路,你可要想清楚!」驚醒後毅然決然回到佛光山,填下叢林學院報名表,「一念之間,我想自己尋找答案,要想清楚!」

學院課程解行並重,慧豪法師回憶在學院生活的點滴令他印象深刻,尤其是行門教育。從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出坡作務、活動或法會支援等,「行堂」是他最喜歡的課程,能夠服務大眾、與眾結緣讓他歡喜。

覺禹法師指出,叢林學院課程分為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到自覺教育,無非要大家打造心中的一把尺,即使沒有出家,也要日常生活中奉行三好四給,要自發心、往內心探索,回到自己的內心。而「挫折教育」令他印象深刻,且改變他的性格。他鼓勵在場大眾:「每個人都會犯錯,積極修正過失,從挫折當中學習、進步再成長,遇到挫折不要喪志,人生沒有挫折不夠精彩,要從中看到佛法的美好。」

十年後終於進入佛學院的有賢法師,習慣個人獨處的他自覺有些「文化差異」,在佛學院與大眾過著「被安排好的時間」。過年時,全山大眾在尚未落成的佛館種花出坡,集體創作,是他最珍惜的時刻。在固定的作息下,更要學會安排零碎時間用功。

為了一個大哉問而果斷入學的蔡孟樺,在開學典禮便被大師「預約」兩年後領職。自認迷糊的蔡孟樺,從司茶、司鐘等開始學習,印象最深刻地便是在雲居樓磨豆漿。「簡單的生活中,用單純的物質轉為無上的供養,是生命中很適合轉境的過程。」他鼓勵在場青年,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可以考慮就讀短期班,是很必要的經驗跟承接。

「隨緣的前提不是守株待兔,而是積極創造因緣。」覺禹法師引用《阿含經》:「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指出要跟隨名師,尋找生命中的貴人,藉由聽聞正法,知道善惡,行為能夠自我規範,經過深刻思惟,親自體驗的智識,才能成為自己的法寶。佛陀說法為使眾生轉迷為悟,離苦得樂,但佛教不只講理論,更重視生活上的實踐行持。並分享若遇到困難挫折,「面對、接受、突破它,才能自在。」

來山半年後便協助常住翻譯的慧豪法師,時常跟隨大師及長老法師外出弘法,協助學術研討會的翻譯等,自認沒有盡到學生的本分。直到有一次大師從國外弘法回來,鼓勵他:「跟大眾結緣很重要,這些未來都會成為你的資糧。」心中的煩惱瞬間化解,也成為他發心的動力。

未進佛學院之前,高跟鞋是有賢法師的基本配備,平時最大興趣就是在百貨公司週年慶購物,直到去了一趟印度,發現物質帶來的快樂短暫,反而是單純的過日子更為快樂,帶給心靈的富足更勝。

「破銅爛鐵也能成鋼。」從文字的生手做中學,到成為《星雲大師全集》主編的蔡孟樺,他認為進入學院是很好的宗教體證,每個學生都是為法而來;作為佛光山第一棟建築,學院也是佛光山歷史的連結。從第一篇文章被改得滿江紅,到跟著大師到台北創辦《人間福報》,進入文學大海,「雖然自己渺小,但感謝師父給我因緣,我願意為佛教有一點供養。」

座談會由叢林學院學生以一首輕鬆活潑的〈念佛歌〉揭開序幕,最後主持人提問「想要對當初進佛學院的自己說什麼?」覺禹法師表示,不斷努力,不要辜負當初那份單純要學習的心;慧豪法師則幽默表示自己不會對過去的自己「劇透」,因為在佛光山的日子「不曾後悔過」;有賢法師表示,做自己生命中的貴人,也勉勵現場大眾可以成為別人的貴人,鼓勵他人進佛學院;蔡孟樺則表示,也許自己平凡,但願意護持他人。

相關圖片

  • 0R0A88271.jpg
  • 0R0A89011.jpg
  • 0R0A89421.jpg
  • 0R0A89511.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