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佛陀的聖言,
直斷無明生死大患,
千古流傳,
度一切苦厄。
------------------------------------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近年於各處講說《阿含經》,以幽默、生活化的方式,闡述佛陀的智慧,針對生命、生活、生死問題,給予安頓身心之方,帶領大家一同領略千古法音。
每個人都有困難,
透過無我,可以突破。
很多煩惱是自己想出來的,
它本來沒有,
不過我們很厲害,可以無中生有;
本來可以自在,
但是就把自己搞得很苦惱,
佛陀有什麼辦法呢?
只能說I am sorry!
~心保和尚
「阿含」義譯是「佛陀傳來的聖教」,以佛法核心教義,揭示凡夫到聖者究竟解脫之道。生活裡遇到人、遇到事情,我們用什麼觀念來處理?可能貪小便宜、計較、對立,甚至打罵、毀謗、煩惱……。佛陀又是怎麼處理?他以慈悲、智慧、忍辱……讓煩惱少一點,甚至不生煩惱。
我們不想煩惱,煩惱會帶來痛苦,因此要清楚苦從哪裡來?知道原因,還要知道去除煩惱的方法。經典就跟地圖一樣,可以導正、引導到目的地,心保和尚透過《阿含經》選讀,為大眾點明消除煩惱、趨向自在的SOP。
目錄
自序—人間的佛陀
阿含經概說
經典選錄
正觀五蘊
不顧過去 不欣未來
五蘊之喻
知五蘊虛幻
修行如彈琴
善護諸根 如龜藏六
第一義空經
掃地五法
五種希望
阿含經的修行之道
佛陀的標月指
從觀呼吸到去煩惱
解脫生死的SOP
結語
自序—
人間的佛陀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可用一首偈語概括說明:
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意思是佛陀成道後,用二十一天講《華嚴經》,這是佛陀自內證的法要,大部分的人都聽不懂,如聾似啞,無法領受,於是改講《阿含經》。
《阿含經》是佛入滅後第一次結集時,由阿難誦出的經典。
星雲大師規劃的十六部《佛光大藏經》,第一部出版的也是《阿含藏》。
許多學佛者把它視為小乘經典而輕忽,其實它是原始佛教的聖典,內容包含了佛陀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實踐的方法綱目等,具有多重意義與價值。
因此,我從二○二○年到二○二三年,四年裡於佛光山禪學堂、人間佛教研究院短期研修班、線上佛學院,以及桃園講堂等地的佛學講座,講了二十場的《阿含經》,內容以《雜阿含經》為主。
此經以言行錄的形式,記述佛陀為弟子、信眾說法並除疑解惑,開示人生的真理,如:緣起、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八正道、三法印、四念處等等,這些都是佛教基本的、根本的教義,也是轉迷為悟、解脫自在的法鑰。
《雜阿含》是四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因為是彙集文句之雜者,而稱「雜阿含」,分成五大類,每一類有各種的相應。簡單列舉如下:
一、五陰誦:有陰相應、羅陀相應、見相應、斷知相應。
二、六入處誦:即六入處相應。
三、雜因誦:有因緣相應、食相應、諦相應、舍利弗相應、阿難相應……
四、道品誦:有念處相應、正勤相應、如意足相應、安那般那念相應、外道出家相應、病相應……
五、八眾誦:有比丘相應、魔相應、婆羅門相應、梵天相應、比丘尼相應、諸天相應……
這些經文不長,但是內容具體,具有啟發性、教誡性,涵蓋諸多基礎的佛學義理。
佛陀出生在人間,他的生活、修道、成佛、說法,也都在人間。他是人間的佛陀,我們弘傳的可說是道道地地的人間佛教!無怪乎大師說:人間佛教是佛陀本懷。
這些講稿現由佛光文化整理成書。我將讀《阿含》的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希望佛陀的法音能讓每一個人得霑清涼法益而平安歡喜。
經典選錄 (摘錄42-45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這句話很重要,正確的無常觀就是正觀。
無常,我們可能會說知道,不是常在聽嗎?知道無常,但知道色無常嗎?知道受、想、行、識無常嗎?可能不清楚,但卻說「我知道無常」。一般人都犯這個毛病,好像知道無常、認識無常,那什麼叫色無常,說得出來嗎?
不要說無常,佛陀教導我們觀數息可以證得涅槃,表示對數息的生滅、無常乃至非我所,要非常清楚,不能有一點疑惑,不能有一點無明。觀呼吸無常、呼吸生滅,在生滅法上要很清楚,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要活在當下。
我們的念頭即生即滅,生滅相續中,認為有一個「我」。相續是很重要的課題,要從中去了解煩惱的生處,像是念頭相續、煩惱相續。比如我跟某某人有些過節,一天二天三天……,過去也就算了,但是一年之後再看到,記憶馬上出來,那種速度快不快?所以除了相續性的問題,還有就是存了不該存的東西把染汙種子存到阿賴耶識裡。
如果真的了解無常,應該說發生歸發生,但今天是今天,明天是明天,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做得到嗎?如果做不到,那就表示生生世世碰到這個人,我就會煩惱。要這樣嗎?如果不要,很簡單,把他忘掉,一筆勾銷,不然煩惱的還是自己。
經文一開始,佛陀就教我們 「當觀色無常」。色是五蘊第一個,所謂色、受、想、行、識。不是只有色無常,應該說一切無常。 《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兩句話用「諸行無常」來代表也可以,因為「諸行」就是一切,夢幻泡影就是「無常」。 無常是非常實在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樣。因為它是真理,遍一切處。
我們也可以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緣起性空」。一切法都是緣起法,所以「一切有為法」也就是緣起法,只要是緣起的,一定是夢幻泡影,只要是緣起的,一定與空相應。
不管是緣起性空或諸行無常,都是一起的,如果硬要拆成 「有」跟「空」,就容易落入二分法或是二邊對立的「邊見」。佛陀說有幾種不正見,邊見是其中一個。如果落入「邊見」,沒有辦法成就正見,基本上不能解脫。
般若部經常談空性,說般若空,不管是十八空、二十空、七十空,甚至我們就直接說「一切法空」,只要是一切法,都是與空相應。如果把空跟有拆開來,只是相應空,很容易落入「斷滅空」,否定一切,這個相當不好。
如果進入斷滅空,很顯然的就否定掉所謂世間緣起,因為空也是從緣起、諸行中來,也就是從有的變化,才看到所謂的空。所以空不能單獨存在,一定要透過一切法,透過緣起,透過觀有的生滅,我們才說見到空。「緣起性空」、「諸行無常」是相依相靠的,在龍樹的中觀裡面,這方面闡述很多。
如果只是執著於有,這個也不對。前面說執著於空很危險,容易落入否定一切。如果執著於有呢?到最後就想要擁有一切。但實際上想擁有一切也很難,因為世間無常。
色無常,眼睛所看到的叫「色」,比如說物質性的,山水、房屋、花草樹木乃至人、有情……,如果拉近距離來說,眼前看到的都是無常,這叫色無常。
------------------------------------------------------------------------------------------
經典選錄 (摘錄51-55頁)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正觀之後就是產生正見、正念,所以「正觀者,則生厭離」。
一千六百年前是用「厭離」這兩個字表述,如果沒有多做解釋,一般人聽到可能會反感。所謂厭離,不是故意要去討厭,以現代的講法,應該是說如果對色身能夠起無常想,不會太注重或太在意色身,就能放下。
講「放下」,是不是比較容易懂?只要能夠放下,「厭離者,喜貪盡」,能夠捨,貪就沒有了。不再貪著色身的種種,不管是感受、好與壞,這些都能去掉。當然,基本照顧還是要有,只是不要執著在色身上,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修行時間就沒有了。
為什麼能捨?因為知道帶不走什麼東西,包括身體都帶不走,到頭來就是一堆骨灰。所以聰明的話,一定會養成布施結緣的習慣。這要慢慢養成,不是等要往生了,才趕快來捨,為時已晚!沒有習慣捨,到那個時候可能捨不得。
十二因緣講「愛、取、有、生、老、死」,一次又一次不斷輪迴,如果聽不到佛法,好的觀念沒有了,壞的行為出來了,那可能越輪迴越慘,越輪迴福報越少。平常就要習慣布施,不然突然要布施,馬上就要捨,我們可能「難割難捨」。若沒有依佛陀的言教來改變行為,那麼「捨」對我們來說,只是書本上的東西。
星雲大師不是有教我們嗎?在這一生當中要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都能夠送給別人。做得到嗎?會不會難割難捨?還是捨的時候一把鼻涕一把淚?這跟下輩子都有關係,不要以為十二因緣只是佛學名相、基礎佛學,這輩子「愛、取、有」,一定有「生、老、死」,那是必然的,有因,果自然就呈現出來。就像要搬家了,就知道平常的「捨」很重要,不然很辛苦,幾牛車、幾卡車都載不完。
「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喜貪盡,對自己或他人就不會執著色身、貪戀色身。能夠破除貪、把貪捨掉,這個叫心解脫,也就是不會再被外在的物質所束縛,基本上就能自在。
「貪」是遍三界的,欲界貪、色界貪乃至無色界貪。尤其是色界貪以上,連阿那含都斷不了,阿羅漢才有辦法。比如說打坐,貪著禪悅法喜,那不叫修禪,叫增長煩惱,不修還好,越修越貪,這不對啊。修禪不是貪禪悅法喜,是要觀生滅無常,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前面一直在談方法,我們真的有在觀生滅無常嗎?到禪堂裡面想要讓自己的身心靜下來,這基本上有問題,但很多人都覺得是對的,所以要產生正見不容易,尤其是對修行的正見。
在禪宗裡面有一個很典型的公案,就是南嶽懷讓跟馬祖道一。南嶽懷讓做住持的時候,有一個年輕人(馬祖道一)很會打坐,南嶽懷讓就問他:「你打坐做什麼?」年輕人答:「打坐是為了成佛。」如同現代人說,打坐讓心靜下來一樣。
南嶽懷讓為了度這個年輕人,每天在禪堂外面磨磚頭。磨久了,馬祖道一覺得奇怪:「你磨磚頭做什麼?」答:「要把磚頭磨成鏡子。」馬祖道一就笑:「磨磚豈能成鏡?」南嶽懷讓反問他:「磨磚不能成鏡,打坐豈能成佛?」因為這句話,馬祖道一被點醒:「那怎麼樣才能成佛?」南嶽懷讓才跟他談重點在「心」。
有的人以為打坐就是解脫,其實差了十萬八千里,因為佛陀說「貪瞋痴永盡」才叫涅槃、才叫解脫。這和「見取見」就有關係,都是知見的問題。知見沒有弄好,再怎麼修都沒用。
不是每天坐著不動叫解脫。坐的再好,甚至到了無想天、非想非非想天,坐八萬四千大劫,有解脫嗎?八萬四千大劫都沒有解脫,何況坐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不要以為能坐很久就了不起,怎麼跟八萬四千大劫比!所以要知道什麼是解脫,重點還是熄滅貪瞋痴,佛陀也講熄滅貪瞋痴就是無上止息。
想不想解脫?不解脫就是煩惱、束縛,真的很辛苦。如果貪戀,就沒有辦法覺悟,就是一直沒完沒了,也因為沒完沒了,苦不會斷,所以叫苦海無邊。我們很有福報能夠在修行上起正見,因為了解,就會想:我要趕快修行、趕快放下、趕快解脫,我不要再痛苦、不要再煩惱!
心解脫和究竟解脫一樣嗎?心解脫是不是證涅槃?這是可以討論的,當初部派佛教很多人意見不一樣,所以「論」一大堆。基本上「貪盡」,說心解脫。只要不貪了,心會很自在。但貪的範圍很廣,不是說今天不貪吃,我的心就自在,沒那麼簡單。今天不貪睡,我的心就自在,也沒那麼容易!因為貪的對象太多了。貪什麼呢?想要輕鬆、想要沒事、想要……,這個就是貪!但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貪。
------------------------------------------------------------------------------------------
阿含經的修行之道(摘錄自232-237頁)
佛陀的標月指
我們現在都在學佛─學佛所行、學佛所做、學佛所說。可以去思考一個問題:佛陀還沒成佛之前,有《阿含經》嗎?沒有《阿含經》,這個真理還在嗎?當然還是在的,就看能不能體驗。
師父引進門,修行靠自己
現在都是看經典、逐字記誦,透過文字再去找到道理,但基本上不是這回事,因為佛陀悟道之後,才有所謂的「經典」。佛陀還沒成佛之前,什麼經典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他靠什麼成佛?
當然,佛陀看到了「因緣」,但這是我們聽到佛法後才知道的,還沒聽之前知道嗎?也有人說,佛陀是因為觀世間的苦。這也沒錯,四聖諦第一個就是「苦」,四苦、八苦、十苦甚至無量苦。很多人都在受苦,但是有覺悟嗎?一般人受苦就是─我生病了!我苦痛了!過後什麼都忘掉,他不知道這個苦的原因是什麼,用什麼方法可以讓這個苦不要生起,他不會想這個,他只要沒有苦就好。
所以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佛法很清楚了解苦的真實原因,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因為有方法可以解決,才有所謂的解脫、涅槃、自在。不然問題過去之後可能沒有了,但他不知道方法,還是處在無明裡面。
要了解這個層面,對於平常的觀照要很深入。當然佛陀會提醒,就像禪宗的「指月」一樣,有提醒當然是好,但若不解其意,終究還是知解宗徒。
我們可能認為:我已經看了很多經典,了解很多道理,甚至背誦了許多經文。但臨命終時用得上嗎?好像用的很有限。大多數的人,往生前都會昏迷,昏迷的時候,老實講連佛號都沒有了,甚至在痛苦中往生,那個時候正念在哪裡?要憑什麼解脫?
佛門常說師父引進門,修行靠自己,那只是一個助道法,幫助一下而已,真正來講要靠自己,就是自己要有力量去走。如果自己沒有力量,那其實不行。因為沒有人、沒有環境、沒有助緣,就不會動,說實在跟機器人不也一樣?
我們可能覺得:我工作很認真、做事情很努力。但要知道,是因為有這個環境,有這些人跟事,才有所謂的努力與認真。如果沒有這個環境、人事,還有認真可言嗎?這和修行完全一樣,自己有力量修行,去到哪裡都可以很自在。
學佛就是在學自己─自性眾生誓願度,要把內心的煩惱轉變為智慧、法喜、快樂,這是內化的功夫,若僅是囫圇吞棗,便得不到營養,消化了才能夠得到養分,才能夠對我們有所幫助。
可以從現在開始觀察,世間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甚至有時候獨自在走路,天黑了,就能自我模擬是在輪迴
過程的一個階段。輪迴不就是一個人嗎?千山我獨行,沒有人相送,那個時候完全靠自己。不管是學佛乃至生死輪迴,其實就是這樣,完全靠自己,沒有人替代,我們要有這樣一個很重要的思惟過程。
擁有的歡喜VS. 放下的歡喜
佛教說聞、思、修,一般人大概就只有聽聞,聽聞能夠悟道也不容易,這個叫聲聞羅漢。緣覺則是更上一層樓,那是宿世的慧根、宿世累積的因緣。以輪迴來講倒也沒錯,慢慢累積,如果對累積因緣有信心的話,應該會對佛法、對自己有信心。
我們也要知道在這過程裡,所累積的實在是太微弱,或是說太渺小。就說所累積的,禁得起狂風暴雨嗎?禁得起日晒雨淋、風吹雨打嗎?當然很多人倒下來之後,還會繼續爬起來,這個才是自己的力量。
所以聽到佛陀開示,要能真正去思惟其中的含義。比如常常聽人家講「學佛學得很歡喜」,這個其實要注意。我的歡喜是哪一種?是擁有的歡喜,還是真正放下的歡喜?這完全不一樣。
人的我執滿強的,所謂我執,就是不想失去、想要擁有。為了要擁有,所以會很努力。經過努力,基本上會得到,但想擁有的那種念頭,是沒有辦法放下的,到最後所累積的種種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所以跟佛陀的理念畢竟有所不同。
佛陀講《阿含經》,一直強調五蘊空。觀五蘊無常,佛陀說這叫正觀,也就是說無常是世間的正見。我們對於世間必須要有無常的觀念,其實人在世間很短,曇花一現,生命跟煙火完全一樣,等無差別,閃一下就沒有了。
要如何去看世間的有、無?所謂無常,是在有的立場上,去觀照它的變化,從有到無、從無到有,這些都是變化,而且不斷在進行。如果一切都在變化,實際上也找不到所謂實體的東西,六根、想法、觀念都在變化,外面的六塵也在一直變化。
什麼叫實體?有所謂的實體嗎?可以去印證一下。如果認為沒有所謂的實體,但是當得不到、失去的時候,又會感到悲傷、失望,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會思惟這樣的情況嗎?這個很重要。不是現在認同道理,但事情發生的時候傷心、難過,這表示沒有很清楚這個道理,只是自認為清楚。
在修行過程裡面常常要修正,其實會慢慢放下。放下也不是一下子,六祖惠能大師講頓悟,其實應該講頓悟之前都是漸修,所以一般會說「漸修頓悟」,這個可能比較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