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念佛,念出『心力生春』 洪旗安
多年前剛剛開始學【念佛】、開始一接觸到「海潮音、自由調」,立即蒙受【洶湧澎湃】的音聲強力招感,所謂「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心嚮往之。隨即,又有醍醐灌頂之開示,說「要【心】念,不可【口】唸」。固然,心趣於梵唄音聲,但「念佛」卻頗有學問的!
於是,自行往【內】往【內心】檢視一番:沒錯,原來,才始知:自己都是音從「口」出,哪裡是在【念佛】呢?怎辦?那一陣子,念佛繞佛,「止靜」之時,我雙手結手印時,都是兩隻手掌【對】握,期許手掌心的【溫熱】傳達【心】中,俾便增強、確認【心】力念佛。還好有善知識的提醒,初步,才學得要『念』佛,而不是『唸』佛呢!爾後,若「一步、一佛號」,說要「觀想【腳底】」,我就乾脆、直接觀想念佛,仍想增強自己的念佛【心力】。
【信願行─三資糧】必然是時時得自我檢驗的大課題,之外,個人始終很趣向「大聲」念佛,追隨諸多主法師父,諸多善知識,蒙受熏習,高亢者、順暢者、昂揚、頓挫、等等,一概信受。一路下來,─還自受用地,或運用【喉結】的伸縮、或提舉【胸腔】─吸足氧氣、或雙眼視力【不聚焦】─讓音聲有更大的迴轉空間;唉!真是念得【淋漓盡致】呀!若從【色】身來說,各處發聲的部位、器官都受到【錘鍊】,似乎就有著一個好處:發聲處所交替使用,也等於各處所輪替【休息】,有了【休養生息】,好像長時間念佛也不用喝水潤喉,更甚且有時【唾液】自然分泌,不覺疲累呢!
佛光山是八宗兼弘、大乘行持的【正派】道場,行菩薩道,發【菩提心】幾乎是【首要】,而「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樣一來,我們在【海潮音、自由調】的薰陶之下,心力的【排山倒海】、壯偉、雄厚,培植了【正、定】之力,是否正好可以以之善待週遭各個不同的人等─粗重的、軟綿的、祥和的、更即使是暴戾的─都無所懼、能權巧善待?!
果真如此,那著實契合了星雲大師所謂【三聲念佛─『大』聲、小聲、默聲】,以及,光明和尚善導大師的「嘶聲力竭」了!
近期的佛七,主法師父百般提示:佛號要念得【清清楚楚】,確實呀!果能「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則:【清清楚楚】念出,即:有如「空谷回音」一般,反轉回來的,【神清氣爽】。良有以也!
其實,念佛的好處,除了終極目標的【往生極樂】之外,日常生活中,隨時有【念佛】的功課,則:約定【聚會】,等時間、等待人,都可以【等而無等】─因【心中有佛、有佛號】也!
總之,立足「人間淨土」,學佛、行佛,【心中時時有佛號】,也庶幾【即心即佛】,也是走在【佛道】上的、很管用、很方便的【助力】吧!………以上,.特謹就教於【淨土】行門諸大德!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