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友園地~

意氣沖天  林德坤

  佛七的前一天,是以模糊的心情去報到安單,過後分配到各自寮房。經過寮長的講解而懂得如何遵守規則。堂主永藏法師以慈悲心,耐心教導使我明白打佛七就是要使這個散亂的心到有禪定力。就從遵守規矩開始就是要持好戒,從處世待人接物開始(大師說:懂得照顧好自己生活的人才會照顧自己的生死)才會有定,慧才能升起來。我就依教奉行,準備磨練。每天都以“心然五分”準備每一支杳。

  到了第三天就能提起“正念,正見來對治煩惱了,因為“心保和尚”在第一天也為我們開示“四聖諦,十二因緣,而有了正思維。但是,有時心念也會被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向外攀緣,心隨境轉。禪定力功夫不夠。如禪定力好,繞佛時佛號提起,腳步起落都清清楚楚,無常生滅。

  堂主說!一切唯心造,念佛要淨念相繼,這使我前念不生,而一心不動就是“諸惡莫作”。了了明明就是“眾善奉行”,念佛不斷“自淨其意”。這樣才會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止靜”的時候也能比較細心觀察。末學以“天親菩薩五念門”的理念用在打佛七裡。也引用“天臺智者大師”的觀察方法。以“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做個適當的對比,幫助我生起“厭離心”。觀察!它有四個階段!

  1) 苦樂的對比。要告訴自己極樂世界是安樂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蓮花化生,沒有五陰熾盛苦。

娑婆世界的眾生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    愛別離,怒憎會,五陰熾盛的苦。

  2) 貴賤的對比。極樂世界是尊貴的,它們都是黃金所成,七寶特別高貴。 娑婆世界是泥土磚塊,汚穢的泥土所成的。

  3) 垢淨的對比。它的垢淨主要指的是受生。在娑婆世界受生是胞胎“汚穢的胞胎。極樂世界受生是清淨的,蓮花微妙香潔的蓮花。

  4) 粗妙的對比。粗就是不自在,在娑婆世界你的福報再怎麼大,你也不得自在。極樂世界的快樂是大自在,你幾乎可以心想事成,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想什麼東西它就現前。

  這就是“止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