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從2018年12月31日是今年最後一天開始說起。中午12點31分從台北道場開往佛光山的交通車出發了。車開始行駛時,我從車窗內看到車窗景象,是在台北道場門口二位法師,手擺蓮花指及口說著「吉祥」跟我們道別。我們也以相同的方式,跟窗外的二位法師相互道別,這畫面真是讓人感動。交通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只停留兩個休息站,在不到五個鐘頭的時間,就下高速公路交流道,近入眼廉的就看到高屏溪斜張橋及佛陀紀念館在眼前經過,接著目的地佛光山就要到了。
到佛光山的當晚,恰巧是跨年夜。但在前一日報到目的,其實是希望我們能提前一天到,就把心安定沉澱下來,但在報到時就要把隨身的手機交出,此時此刻正是猶豫中要不要交出,但是不得不交出。交出時,佛七就在此時開始了。當天晚上十點就安板開大靜,但躺在床上的我心情期待的跨年要如何過時,現在只能躺在床上與同寮兩位師兄共渡跨年夜。期待,十二點後2019年元旦來臨。躺在床從耳邊聽到煙火聲,可想而知佛光山寺外的跨年活動應該很熱鬧。
1月1日(佛七第一天),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起七法語:「諸緣和合生淨土,事理法門修六度,吉行三好人間路,祥和歡喜雨甘露」,以及談到星雲大師的佛法真義三冊的書籍。就期勉我們蓮友在新年的第一天,一年新開始的佛七就要好好的精進念佛。
1月2日(佛七第二天),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的開示,與菲律賓藝術學院的學員來訪,為我們開示了念佛好處的方法及如何運用念佛在生活方式上,以及說明了念佛的功德效益。
1月3日(佛七第三天),禪堂堂主慧昭法師的開示,念佛有四點好處:一是可以增強力量;二是可以增加定力;三是增長智慧;四是增加我們的慈悲。念佛的功德,可以在心亂時,無法降伏情緒時,安定下來。以持名念佛,使心就不會生顛倒妄想。有了智慧就可以在當下心覺悟,緣起性空。無常,就是危機意識,在生活中是常常會面對及經歷到的,要運用到智慧,就可使生活中的煩惱沒有了。
1月4日(佛七第四天),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開示,一開始說三世俱足,以及佛光山在五十年來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理念─教育培養人才。在當我走進藏經樓就好像進入佛寶山一樣,星雲大師在教育理念及所有的著作,都可做弘揚佛法教學於全世界的國際化活教材。再說到慈善福利社會方面,是以共修淨化人心,形成一股寧靜的力量,在淨化人間。也就是說佛法是清淨的法,也是教育人的法,使得佛法可以流傳人間。
星雲大師的五十二幅一筆字分別在藏經樓大殿東西單兩邊都有,一筆字呈現了菩薩的五十二階位及三十七道品,是一種修行的次第。在藏經樓內星雲大師的一筆字篆刻者,是一位年歲八十九的淡水老師父所篆刻,按照星雲大師一筆字同比例大小著作。藉由有限的生命力量,用願心來實踐,持續力以及用心的態度都是為了佛光山的弟子。第一句偈言是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就是以慈悲心及不忘初心(出至華嚴經),也就是大乘菩薩道的精神。不求回報的心,就是清淨心,以忍為力,忍是明白人生的代價。在毀謗的說明,就是說明:不明白才會做的行為,要是明白以後就不會毀謗他人,才會做對的事,對的行為。明白因果的來龍去脈,才能了事實的道理。之後堂主邀我們大家品茶,談她在南台別院及台北道場創建的過程的甘苦談,在創建的期間都是有佛菩薩及龍天護法的幫忙,加上星雲大師的祝福期勉下,完成兩個道場的創建。真是讓我們在場蓮友對覺元法師的精神非常感動,有些蓮友在聽完後還流下感動的眼淚。
最後在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邀我們蓮友在此念佛,做為來藏經樓一行的圓滿結束。結束前覺元法師發給我們小紅包,在此我抽到的小紅包祝福語是「行佛」,「行佛」是在日常生活中,確切實踐佛法,真正落實「信仰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1月5日(佛七第五天),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開示,念佛是要用心念心聽的方式,如同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念佛可以讓自己心淨,去除掉染汙的心,在念佛時業力不同所招感的心境也不同,人間佛教的淨土就是當下的淨土。並有三句實踐淨土的偈語及例子:「一是實踐眼耳鼻舌的淨土,二是實踐行住坐臥的淨土(趙州禪師),三是實踐人我和諧的淨土(松雲禪師)。」
1月6日(佛七第六天),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開示,念佛要念到心裡面,業障現前可以念佛,業障是自己過去生造成的。等到業障現前時就沒有辦法救了,念佛是淨念相繼的,在念佛有業障現前時,不憑佛力加持,難過超生之路。一念之間的改變就是淨土,淨土是人我和諧來的,孽緣是結惡緣來的,念佛的人要相信因緣果報,我們一般人是看到果才知道因,但菩薩是看到因就知道果。並有兩句實踐淨土的偈語及例子:「一是實踐居家環境的淨土(有公益就沒有髒亂,需要有影響力的人來幫助。二是實踐思想見解的淨土,以肯回頭、要換心、要轉身、要改性。)對於做錯事時要承認肯改進,說明了自己的心不換什麼都不對,人不要把自己逼到太緊,要給自己一點空間,中道下才能跟道相近。」
1月7日(佛七圓滿日),佛七將結束出堂的最後一天座談會中,首先由調派到歐洲二十多年的覺如法師與我們分享,她在歐洲(瑞士11年及英國10年)弘揚佛法的甘苦談,要我們把握因緣。也說到要廣結善緣,可以在以後能夠獲得不同的資糧。使我覺得當下好的因緣得來不易,要當下好好的把握,精進的努力用功念佛。
我在這佛七期間,念佛時,好像是在洗三溫暖的感覺。因為當時念佛時不由自主的身體總是滿身大汗,有一種舒暢的感受,真的讓身體好放鬆好舒服。而且念佛的時間過得真的很快,只要專心一致持名念《阿彌陀佛》聖號,阿彌陀佛就好像在我的身邊一樣關愛著我。
最後要感謝佛光山常住法師、淨業林法師及參加一起精進的蓮友們。也同時要感恩同寮的師兄教導及期勉,從第一天劉慶適師兄教我折疊棉被,及第二天詹崇正師兄教我折海青,以及在這佛七期間期勉我的盧義光師兄,要我精進用功把十萬八千句的《阿彌陀佛》聖號圓滿,並回向給家人。但我一開始覺得十萬八千句的《阿彌陀佛》聖號,要在這段時間完成有點困難,但是我最後真得做到了。利用過堂排班及中午、晚上空檔時間精進念佛,把這次的功課,十萬八千句《阿彌陀佛》聖號完成了。在這段佛七禁語精進的時間,心好沉澱好寧靜,期待下次再回到佛光山淨業林參加佛七念佛,因為念佛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沉澱,以及身心皆獲得釋放,真的是加油充電的佛光淨土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