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有正能量,星雲大師要我們凡事都往好處想。天堂在哪裡?天堂就在我們心裡。舉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說明。他以前住在一棟七層樓房的一樓,他說住一樓很好,不用爬樓梯、可以種花草樹木、朋友來訪又方便;後來,七樓的房客跟他換,他住到七樓去,他也說七樓也很好,採光佳、讀書安靜、還可以爬樓梯鍛鍊身體。
其實,決定一個人心情的關鍵,是心境而不是環境,我們如果沒辦法改變外境時,就要改變心境,觀念轉彎,前途就無限寬。星雲大師說的三好、四給都是正能量。
我們在這裡打佛七,打佛七不是只有在這裡念七天的佛,而是要打掉妄想、分別、執著的第七意識,把這些運用在生活中,好比你到了哪個地方就隨順那裡的因緣而生活,放下分別、執著、妄想而隨緣生活、隨緣自在。比如你現在在佛堂,就不要把家裡的生活拿來比,有一天你去了極樂世界,就要忘掉這裡的一切,活在當下的心很重要。
什麼是念佛?念是今心,佛是覺者,佛是當下的心都在覺悟之中,因此我們念佛就是要把佛心佛性開發出來。佛性就是宇宙的真理實相,宇宙自然即是道,這跟禪法是一樣的道理。禪即淨,禪是自然,禪也是阿彌陀佛,淨是清淨心、佛心、禪心、智慧心、解脫心。因此說「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
世間都執著我,以佛法來看,「我」其實沒有一個實在的自我,但世人都是以自己的妄想分別在過生活,執著這個我,什麼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才會有痛苦而不能覺悟解脫。為什麼執著我呢?因為希望求得一個永恆不變,但是,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其實無常很好,好的會變壞,一時的風光也會過去;但壞的也會變好,因此落魄也不用太傷心,總有再起時。
無常就是無自性,宇宙間都是因和緣兩個以上組合而成,就是因為都是眾緣所成,所以人不能起傲慢的心,如果沒有其他人,以及世間的因緣,你一個人連活下去都成問題,因此心中要有大眾,真正能悟道的人都是謙虛、感恩的。
星雲大師跟佛陀一樣,常強調自己是眾中之一。大師有一 次從國外帶回了一千二百多份結緣品給全山大眾,最後提醒不要忘了留給他一份,物品的價值不在於它的珍貴,而是一份羅漢一份齋,有我一份,代表我也是這個團體裡的一份子。佛教是最平等的宗教,因為人人都可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