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主法和尚開示

慧思法師佛七開示~ 2020年03月開示

回目錄

「生死事大,苦空無常;儘早念佛,得生蓮邦。」過去古人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句,福增無量。」但是在禪門裡面卻說「念佛一句,漱口三日」之語。看起來似乎有衝突,其實歸元無二路,會歸於一心,總是在找本來面目吧!我們說,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基本上不是用求的,就能夠求來,淨土是要去實踐,需知「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若是仰賴彌陀的大願心來救度,這是他力。若只是「他力轉,自心不轉」,就算是千佛、萬佛也奈何不了你。為何如此說呢?佛子不想出離故,若不想出離,何來能夠受益?佛子們沾染留戀世間之境,於世間六塵境非常熟悉,捨不得。口中念著彌陀,心中想的又是什麼?佛子們所想的是世間,堪忍世間的所有一切,那如何「極樂果成」?想要去,真是去不了!

只能痛下決心,能夠外緣轉、內心自轉,裡外相應「極樂果成」必有你的一份。這是在相上面來說,有個極樂在十萬億土之事,彌陀於予世界中成就聖德,至今在說法;有個他方世界可以去,有個此世間跟彼世界,能所這樣的對待。若是在當下的淨土,諸位一念彌陀即是妄,一妄止千妄;心中妄念紛飛,一念止萬念,當下即是淨土。

現前從六根去建設自心淨土,眼根所視一切皆為清淨山河;耳根所聞聲聲入耳,皆為清淨聲;鼻根所嗅皆為眾妙香;舌根所嚐百味,皆是人間上品;身根所觸,一切皆為柔軟;乃至意根所想、所思、所念,處處為人著想。從六根去實踐自心淨土,從六根去相應彌陀淨土。口中所出和雅語,如同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身根所行諸善,如同諸大菩薩供養十方諸佛,心中所存眾生無量無邊,皆為累世累劫之親眷,如此當下就是淨土。

如此自身也是用實踐來追隨彌陀的言教,好比《華嚴》將菩薩設定為52位階「信、住、行、回向、登地」,在實踐門就是「行」十行位,我們的實踐不是在信仰門、信的成就,當然,信的成就依教法來講要一大阿僧祇劫;我們從「行」來做起,有信受、也要有奉行,如同大師教導我們信佛、拜佛,要進一步行佛。行持是實踐、落實,是將所有的言教,轉換成實際能夠感受到的現象,再回薰自己的八識田中。

所以念佛之人信願行,信願行是一個循環,而不是只有在佛堂念、只有掐著珠子念,只有在聖賢之前才能憶及尊貴的如來,並非如此。生活中歷歷在前,哪一個不是未來佛?《華嚴》所講的,「心、佛、眾生等無差別」;佛堂的佛你拜得下去,現前的未來佛你拜不下去?佛堂裡石雕的佛,你把祂當成真的佛,那就拜啊!因祂不會對你有所障礙,不會給你表情看,不會給你語言上面的難堪,所以你對祂拜得下去,因為祂對你沒有影響。

未來的佛可以給你難堪、可以給你障礙,也可以給你順境、也可以給你關懷;但是未來的佛祂叫做同儕、祂叫做學長,祂叫做師姐、祂叫做居士,祂就是你的娘,就是你的爹,就是你所有的一切;乃至於相通於《法華》的常不輕菩薩,不鄙視所有一切眾生誓願,所以華嚴如此、天台如此,淨宗念佛不也是相通的嗎?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會歸本在一心。

未來佛你拜得下去,你尊敬得了嗎?你能夠尊敬得了未來的佛、同儕,那麼你能夠尊重「己靈」嗎?這個心,你能夠尊重「己靈」嗎?,你何以忍心讓自心愈修愈增加貪瞋癡?修久了真是「勤修貪嗔癡,息滅戒定慧」。如此修久了,修久了,真的自己儼然是比佛還更尊貴。腰彎不下去抹地、手提不起掃把、擦不了玻璃、拿不起鍋鏟,何其尊貴的「婆羅門」。

去看看佛傳,就如同你現在所念的,稱念的彌陀佛,祂已經成就了還在教書,祂還是沒有休息,祂還是在度眾生,那我們呢?我們還是在醉生夢死。所以「念佛容易成佛難,念佛容易出離難,念佛容易入心難。」不要把念佛六字、四字當歌曲來唱,沒用!若是如此念,念不進心、念不入心,石頭門水說有一天能夠泡到透。但是想想若只是這樣念佛,還是吼佛?還是在叫佛?那~那一隻藍毘尼園的那隻鳥,應該早就往生了。那麼勤快的念,牠沒有散心雜話,也不會去跟人家吵架,每天不停「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牠不懂得念佛意涵,所以牠還是在畜生道。

「念」不是只有嘴皮子,你要念就要認真念,有意根、有身塵、有舌根 ,重要的還是你要念,你為什麼要念佛?我年輕,反正羅漢鞋脫下來上床睡覺,明天羅漢鞋我還會穿。搞不好你今天睡一睡往生了,恭喜你。

念佛沒有將「死」字掛心頭,沒有「苦」字來做出離動力,念佛姑且就是當做口業清淨而已,但是離開佛堂之後,能帶給你什麼樣的啟示?我們在繞佛之時,有沒有想想看,你的往生阿嬤現在去哪裡?好心的念佛回向給她吧!就算從來沒見過面,至少你有媽媽就有阿嬤吧!去回向。找個所緣境,找個與你最有恩德、恩情的去做為回向的主要目標,去培養那ㄧ份慈心悲願起來。不要只是嘴吧跟著人家「唸、唸、唸」,就像魚喝水般,光只是口一張一合,沒效用啊!要去回向。

過去蓮池大師曾在朝為官,被他學佛的夫人感化,一心一意要出家修道,孩子們不同意,就找來很會說話的婦人以「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來遊說。這個時候跑去出家做什麼?身心真出家,能報父母的大恩德,能夠將這件袈裟從始至終穿到底,你可以榮登紀念館了。蓮池大師跟他們講,出家是為了什麼?「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要度父母。

最親的父母你不去度,你去度誰?真是假好心!路邊的小狗、小強往生, 往生咒念個不停,爹娘往生把他當作「鬼」在看。現在有機會在佛堂裡面念佛,怎麼不會回向給他們「身體健康、福壽綿延、少憂少惱、得遇貴人;能夠深信佛法、能夠趣向佛道呢?」這些善心所起不來嗎?恐怕諸位還不夠苦吧!精神的打擊、物質匱乏還不夠磨,人生的歷練不夠,所以不懂事,心中的悲願起不來。念佛只是來上個音樂課而已,七天上完又要回學院去了,大好時光真是如此;父母離塵垢也就是得度,此時子女的修道這時才算是成就。

這呼應於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一樣到哪邊?到天上去度祂媽媽!到忉利天去度媽媽!有沒有去度祂爸爸?諸位,所有一切人等不論男女,都是從偉大的母親腹中生出,所以諸位恩親難報。父母「恩重難報,高如崇山,深如大海。」世間人說俏皮話,撞到牆說「阿娘喂」,踢到石頭跌倒喊「阿娘喂」,會叫我的娘~我的娘,不會喊我的爸~我的爸。

所以娘的恩情如此深重,若是你感念不起來,你真的應該加功用行,若是脾氣比石頭還硬,如同金剛鑽般,要好好的去拜讀《父母恩重難報經》,你就去叩頭,叩到你心軟,叩到你回去跟你娘懺悔說對不起。不要交了一些好朋友,就忘了爹娘養你一輩子;你會謝謝你的朋友,卻不會謝謝你的爹娘,這樣對嗎?這姑且說是沽名釣譽;「孝親不侍,何來佛子。」所以彌陀雖彌陀,不忘孝道。

所以話說回來,有他方國土,有此世間淨土,有心中的淨土,也有打成一片的淨土。在實踐面要去奉行孝道,在實踐面要去感念眾生恩,在實踐面要能夠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尊重,在實踐面也要能夠尊重「己靈」,讓內心貪瞋癡一天天的薄弱,讓出離心的「戒、定、慧」三學,日日有所增長;讓「生者轉熟,熟者轉生。」何者為生?即是出離道;何者為熟,即是六塵境。

染著於六塵境,大家練習已經夠了、太熟悉了,應該要慢慢的把它淡化,讓生疏的出離道,一步一步的加重比率,把它提升起來。諸位大家都是學人,但是切莫在練習的階段走錯方向。你練習貪瞋癡,貪瞋癡就隨手拈來,你就會發脾氣、就會與人計較,因為它在你心中所種下的意識太強烈了;你練習發脾氣、酸言酸語,那麼在與人相處時候很容易倒向那一邊去。諸位「何者為生,何者為熟」就看自己如何去取捨,因為生命似乎有來去,本體不動搖,現象一回事,兩手一伸到哪去?大家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