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主法和尚開示

慧思法師佛七開示~2020年11月開示

回目錄

一期一會無限未來,我們於此地稱名念佛,不外乎息妄歸真,既然要息妄,首先要自我認知「我有哪些妄念的存在?那是一個對象。」若不能覺知自己的心念是妄念,那麼稱名念佛只是出出音聲吐納、吐納而已,充其量僅是培養善根,方才我們念佛的速度很快,但是反省、反觀、覺照,你是不是嘴皮子動,心中仍然妄念紛飛照樣在想其他的。

所以念頭並非單一性,它會像瀑流般同時而下,要「多工處理」,現在的名稱多工處理。一邊念一邊想其他的,一邊耳根在聽,身根也會作意,所以剎那心念之快,讓嘴皮子的佛號聲難於降伏。大家現在還算耳聰目明之下知道要念佛,唯一沒有眾苦干擾、外緣刺激,還可以如此的念,但是無法降伏,因為為什麼?心不向法。不能覺知明天可能起不來,因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有口無心,別想臨時抱佛腳能夠抱到佛腳,連臨時摸佛脚也都摸不著。

所以我們念佛是在培養念佛的記憶力,在佛堂裡面念佛,二六時中的飯食有沒有念佛?可以自己檢視。屙屎拉尿有沒有念佛?即將入眠前,入眠後佛號在哪裡?醒來第一念是念佛之念,還是其他慣性之念?可以好好的去檢視。因此我們談談看記憶力,眾生界,人有記憶、憶念的殊勝性,所以會怨恨、嫉妒,會記得對他特別刺激嚴重及不好的人事物,但卻很少記得對我們有恩的?俗話說「有恩三天,怨恨一輩子」這是眾生的根性。

人的憶持性、記憶力,打從出娘胎就是兩個細胞形成的時候,染色體結合在一起就有它的記憶,開始細胞分裂,依的就是記憶。一直分裂,心臟、眼睛、頭腦要形成,尾巴要收起來四肢要伸出去,那個是誰?那只是細胞的記憶力,並非是你!出了娘胎之後,你說現在坐在此打瞌睡、聽講話、空思妄想者就是「你」嗎?現在坐在這裡的是「你」嗎?充其量稱為「我」。但是仔細思惟,這鼻子也不是你的,是細胞分裂而成不是你的,老祖宗的細胞一直流傳下來,老祖宗又有老祖宗,這哪會是你?若是你的話,怎麼長成朝天鼻?你應該有辦法讓它長得好看些吧!

老祖宗的DNA一直流存下來,DNA裡面就是記憶。所以四大假我五蘊本空,不是您的,這是相上面的外型。以物質體來說,不論食用葷素、任何食物,都是地球上的元素,吃進去吸收消化,累積成為人的形體。少了一個元素叫做骨質疏鬆,少了一個元素叫做長不大,少了一個元素都會有不同的變化。這些都是取之於大地終究有一天還要歸為大地,起點也就是終點。

整個色身,經典講「地、水、火、風」,光是「地大」的元素,我們累積了多少?在補充飲食維持生命持續下去,那都是自外攝取而來,既是從外而來,也非是自己、本不是你!所以《心經》說要照見五蘊皆空,從這個「色」這個「地大」去看,所以錯把假我當真我,修到驢年還是一頭驢。你往生會帶此形體去阿彌陀佛那裏嗎?沒有!你說堅持此樣貌你去不了嗎?可以從經文裡去看,《觀經》也好《無量壽經》也好。

所以一直在變化當中,因為這是物質體的累積,我們能懂,但有沒有去深觀?深刻的轉化自己的生命力、人生觀?沒有!所以就會被假我牽著走,產生自體愛。想到明天要出門去吃美食,覺得頭髮白了,就想到要染髮、美髮如此等等。疼愛你這有漏、生滅、變化的色身,高於念佛的依止。雖然懂得道理卻放不下,放下是最容易解脫的,但與生俱來的習性確是令人難於放下。

倘若不信,你現在念佛有人無明火起、突然一巴掌過來,就會引發憤怒跟其拼命。沒有觸惱的因緣現前,人模人樣都是一尊佛;遇到觸惱的因緣,我執無明火就會上來,如猛虎下山般顯露無餘。為何要做這樣的深觀?《大智度論》提到「深觀和廣行」,深觀般若,廣行慈悲方便,能夠令嚴土熟生。若僅聽聞不去思惟,只是用腦蛋白的表層去記憶而已,再次聽聞時才會又有點印象,好比已看過的電影,除非是自己喜愛的,否則不會想再次去看。

所以要深觀,深刻的去觀察、觀照,在物質上肯定是「非我」的。堂堂六尺之軀一口氣不來,火化後剩下多少?因為我們時常跑殯儀館所以知道火葬場火化屍體後,只揀了一些骨屑、骨灰,其餘就當成垃圾處理,這時你去哪裡、哪一塊才是你的?沒有啊!能夠常做如是深刻思惟,可以克服自體愛,自體愛是修道很大障礙。把假我當成真我,會特別保養身體,所以真的一口氣不來時會因眷戀色身,即使念佛迴向也送不走他。因此生活中,念佛之人真的要深觀。

《三時繫念》云,「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從物質體看,所有都是堆積起來的,但從精神體,民間說有個靈魂,唯識說有個意識心,都是「有個」。請問大家要拿什麼去往生?你現在用口念佛,往生時若無人幫你助念,你要用什麼念?所以念佛要念念從心起,念入心不是念入腹,否則斷了氣,口不能念就遭了,若運氣差,助念者也會念得七零八落。

所以念佛要念到心裡去,如同禪修在觀呼吸,臨終捨報呼吸剛好斷了,要觀什麼?阿飄有在觀呼吸嗎?不知道。從精神體看,各個腦神經處理功能性不一樣,不管是顏色、空間、語言、感知的辨別,負責的處理器各不相同。為什麼我們知道這是佛?因為你心中有佛。一個從未見過佛像者,沒有佛的概念,你問他這是什麼?他會覺得只是像個人的石頭坐在那裡而已;因此經典說,眾生心中有佛即有佛,那個是概念。

現在坐在上面的是佛,你會進來拜?念佛時會尊敬?在倒霉時,初一、十五會拜佛;平常幫忙打掃地,平時會不會先進來禮佛?看久了就失去莊嚴性,遠一點比較近;近一點比較遠。遠一點比較會想,近一點的看得生厭。這個叫做眾生心,想要佛的時候佛在眼前,不要佛時心中就會摒離。

經文裡面提到「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大家看到的是佛嗎?是相上佛嗎?有看到緣起法?可以去思量、思維,法義是必需去思惟才能產生力量的。精神上各種的存在概論,怎麼認識這部經、這個字如何念?是過去學習的記憶力,從物質體老祖宗留下來DNA的記憶力,不是你的,從物質體的累積,那也不是你的。

從記憶裡去認識,這叫念、這是佛、這是什麼物品、什麼顏色,誰告訴你的?都是過去所學的概念,都不是本有的!若是本有的,明天還有、明年還有、下輩子還會有。無有生滅、沒有來去那才是本有的。所以從精神體上看都是從學習而來、累積過去學習的記憶。現代社會有許多失智、失能長者,他們的概念已退化或毀損,喪失了分析、分辨能力,因而,即使將整包鹽放入食物中,他還是會說不夠鹹。所以概念性的東西也不是我的,從精神、物質體看,二者概念都不是我的。那麼我在哪?很容易去了解。

我們身體不適去看病,會告訴醫師我的肚子痛、我的牙齒痛,都是「我的」,這個「的」,全身既然是我的,應該有才對啊!但「我」在哪裡?這是所生法,因緣和合起來是我的,卻找不到一個我。車輛是車輛、輪胎是輪胎、車門是車門,整個組合了是一輛車,真有車?所以《金剛經》才說,是大身,非大身,是名大身,充其量我們稱之為「人」。

實質上,若以天台所說的「析破法」來逐一分析,「我」在哪裡?從物質及精神面去觀察,很多人不會相信「照見五蘊皆空能夠度一切苦厄」,「一切」是所有,是諸大所有的苦,我們會深刻相信此話嗎?若深刻相信,你就從此處下手,不會拐得七葷八素,不會人在此心在彼,也不會空思妄想。

照見五蘊皆空,本是空、假合之身,因緣法有漏皆是生滅的,確實是生滅的,能夠度一切苦厄;可見得「吾之大患,因吾有身」這過去所說的。若無有身體,你能坐在這裡?所以才會藉假修真,都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淨土祖師說「明明白白一條路,千千萬萬不肯修」。進來以後還會迂迴拐出去,因為他是憑感覺進來又憑感覺走,寧可成為生命的輪迴者,而不是生命的領航者。因此每天、每天去做自我思惟,肯定要思維的,雖然「六字洪名畢竟該」,千不該萬不該,怎麼個該法?要去體證。一句佛號統攝八萬四千法門,怎麼統攝?不是念著、念著任它自去而不覺知,這是念佛、喊佛、還是在叫佛?

所以諸位,光這記憶力從物質、精神體來看,是業力的推動。可以這麼說,業力現在也叫記憶力,慣性的動作、語言、思惟,就是如此業力。做如此深入的探討,能夠形成一股強大的出離之心。出離能夠從此世間到彼世間,還有對待?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做什麼?經文說: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我有聽到?大家同樣在佛堂裡,能覺知阿彌陀佛在哪裡?又在何處說法?相上十萬億佛土,剎那間在汝心頭。

所以諸位要「善用此心,直了成佛」,認識自己也就是禪門所說的認識本來面目。禪與淨「無二、無二別」,念佛也是求一心,佛號就是所緣境,禪也一樣各自的所緣境多得是,仍是唯求一心;精神和物體統一了,就是定了。我們在一心情況下,還要不斷向上提升層次。

念佛不要只是動動口,念著、念著將佛念到了無蹤影,不知佛在哪裡了。若是嘴皮子念,如此念個三、五年就會念不下去,念到沒有信心,為什麼?因為只在名號上面念。如此那一台念佛機就可以了。念佛若沒辦法斷貪瞋痴,充其量就像那隻八哥鳥。念佛要力求一心、專注一處,只要佛號一提起統攝起來。經文說「一心念佛得以往生」,若是三心二意能往生到哪裡?二者之間,禪與淨通常無二、無二別,只是一個已「出生」,一個「沒出生」的差別。

所以從念佛的定,從守持規矩的持戒,當二者合併在一起,會由然生起內心的平穩。守持規矩就是在持戒、念佛也是在持戒,念佛一心也是在修定。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在這個「念」,加強記憶力、改變業的衝動力,當衝動來臨之時,一句阿彌陀佛能讓心平穩下來。做一個明智的選擇,而不是被無明又帶走了。

諸位,肯定是無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從我開始,善、惡皆從我開始,神靈、輪迴也從我開始。都是一個「我」,但這真的不是「我」。所以要慢慢熏修,從念佛裡面照見五蘊皆空。如同方才提供給大家的分析看看,這個色身物質體,是從小攝取了很多食物、堆積才有的身高體重。我們的記憶力裡面,能識字、講話,又是活多久、吸收多少,才能明白此處正在講什麼,外國人在此是聽不懂。諸位精神體找不到那個記憶力,物質體根本什麼也不是,那麼請問仁者,你在哪裡?我們再加把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