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主法和尚開示

永藏法師佛七開示~2015年4月

回目錄

4/5
  眾生明明有佛心、佛性,卻又去輪迴。在我們學佛過程,若還沒"悟",是很苦的。要從苦中去體會,去修行。正所謂"無苦不能做佛祖"。佛與眾生一念之差,迷悟之間而已。我們的法性都一樣,只因因緣不同,因緣具足就開竅了,萬法因緣,緣起緣滅,悟了世界就不一樣。

念佛者要提起信心,能定最重要。正所謂"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無量光明、無量智慧。我們的心與阿彌陀佛一樣,實乃一體而異名。我們也可與佛陀一樣有無量的光明、智慧、寶藏。只是我們尚未打開找到。"它"從未離開我們。我們與阿彌陀佛是不二的。我們要有一個實修的法門。無論行、住、坐、臥都要專一,任何時間不離於心。如此用功,就能做到"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能感受到彷彿置身在阿彌陀佛裡面,阿彌陀佛就是我。

在大師的十修歌中,一修人我不計較,二修彼此不計較。而五濁惡世的眾生卻都在斤斤計較。殊不知計較就是在耗損自身的福報,吃虧就是佔便宜。心就是正報,心若是淨土,正報莊嚴,依報就莊嚴。眾生與佛皆平等,無所謂凡夫聖人,是我們的心在比較。

為何要打佛七,"七"是與生俱來,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的因緣,所養成的"我"。習性未改,打"佛七"就是要打掉"我執"。念佛到最後身心要與阿彌陀佛融合在一起,就能體會即心即佛。"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藉著阿彌陀佛的加持,讓我們內心的阿彌陀佛現前。

萬丈紅塵,菡萏花開,我們仍在紅塵中。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是阿彌陀佛的大願。犯戒之人,要念佛消業。念力要繫念,一念接一念,心中要有阿彌陀佛,現在的心就是極樂世界。"夜夜抱佛眠,朝朝共佛起",念佛不是只有在佛堂上念,要時時刻刻,心心念念,不離阿彌陀佛。


4/4
  一句相同的佛號,各人感受不同。而每人與佛陀的因緣也各有不同,正因我們有和佛陀的因緣,才能來此念佛。

人世間的苦,皆因貪心,欲望而起,卻又不知從何而生。那是因為我們忘記了自己有與阿彌陀佛一樣的佛心、佛性,所以觀念就和佛陀不同。

眾生有生有滅,有修但未圓滿,是未覺悟的佛。眾生都有平等不二的佛性,乃至一隻螞蟻都有佛性,差別在"覺"與"未覺"。諸佛無生,有修有圓滿,是覺悟的眾生。眾生一念不覺,起心動念,認妄為真,正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一切都是虛妄。我們迷失了自己的佛性,念頭隨著境界起瞋恨心,落三惡道。造作、造業,讓我們隨生死大海浮沉,而流浪在生死輪迴中。從古至今,恆常不變。佛陀如父母般的擔心掛念我們,才示現娑婆世界,來度化我們。

眾生與佛只因迷悟之有差,現在所做只因過去的造業。眾生在虛妄上追逐,一念不覺,無法開悟,而看到生滅,無生而生。觀念不改,穩死無回,就無法跳脫生死輪迴。我們的佛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生而無生就是法性。

每日睡前,我們自當心中觀想大師祈願文,在夢寐之際能得到佛陀甘露灌頂,光明觸照。讓我們消除宿業、增長善根、減少煩惱、提昇願力。一日念佛下來,心中雜念自會消除許多。一句一句佛號,自當精進用功,身體力行,自身要有所體悟,智慧自會開啟,必能顯現與佛一樣的佛性、法性。各人生死各人了,"阿彌陀佛"還是要自己念。


4/3
  昨天講到三時繫念。

主法念偈:「風吟樹樹千般樂,香浸池池四色華」。之後,馬上維那就要起腔,接讚佛偈。 講平等性,眾生有佛性。但眾生與佛,中峰國師講:「分明只在目前」喔!

「香象渡河。一舉洪名超二死。」,我們昨天有講,也講「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如果了解意義,到今天24小時過後,你有沒有很多念頭的一個生死?觀念不一樣。眾生與佛就是差在迷悟之間。

這個地方點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佛心、佛性。所以跟佛一樣,平等不二。眾生,因為這佛心、佛性沒有顯現,所以都是習氣、煩惱,眾多的煩惱和五欲六塵,糾纏不清。為什麼我們沒有感覺到?也之所以現在要靠佛的加持力。所以讚佛偈,觀想阿彌陀佛放金色光,然後阿彌陀佛的相好,然後「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唱讚佛偈的時候,觀想很重要。

但是現在很多信徒本末倒置。這裡是法師說法,其實你要聽了解文中意義最重要,而不像聽法師唱歌,陶醉在音調裡面,到底唸的是什麼?”I don’t know.” “聽無。”(台語)”識聽唔識講。”(廣東話)

可是我們在聲音上面,就如我們的佛七,很多蓮友來打佛七,我們念這個佛號,這麼多人,每一個人都不同音聲,念起來真的是非常吸引人,也能夠打動人。聽一些菩薩從下面經過,說您們念佛,他們聽得都很歡喜。那我們自己的蓮友,也聽了很歡喜,第一個就會跑來跟我講說:「師父,妳有沒有CD給我帶回去聽?」叫我要錄音給他。說這錄音若流通,一定很多人買……我們可是來念佛的,來練功夫的,我們不是來買CD的耶。我常常跟蓮友講說,西方極樂世界一定有很多CD機還有CD,它們都先往生了。你天天都放著唱,唱壞了,它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它唱最多,你都沒有念。

所以,我們要觀想。有一些人,這個地方要唱什麼調,然後下一時又要唱什麼調,變很多調。其實,觀想最重要。每一個人都觀想阿彌陀佛,那力量有多大,那阿彌陀佛就有多大尊。就 好像我們佛陀紀念館,佛光大佛那麼大尊的佛,就是佛光人的願力成就。所以就有一些法師就會跟念佛的人開示,要大聲的念,不要不開口念、不出聲念。他說,念大聲見大佛,念小聲見小佛,念無聲不見佛。用這樣在鼓勵。

昨天要結束的時候,我跟大家講那信徒的孩子出車禍,昏迷不醒,快要變成植物人了,蓮友幫他助念。念觀世音菩薩,念到後來小孩子醒了。是真實的事。小孩子說,他在黑暗當中,都不知道要怎麼出來,後來是見到一尊觀世音菩薩從地面湧出來,好大尊,他看到的時候,就醒來了。菩薩從哪裡來?不是無中生有,是大家的念力。所以我們在唱讚佛偈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觀想佛光大佛、接引大佛,力量就很大了。

最近我去參加一個功德主家裡老人家的三時繫念,我們那個主法唱自由調,大家全部都快停在那邊。為什麼?因為人就是一個慣性,慣性唱兩音。我們打佛七為什麼念自由調?因為自由調順呼吸。我曾出車禍,被車撞到,想說教學時間快到,腳踏車騎快一點,自以為是嘛,想說自己空手道好幾段,國術也好幾段,差點被撞成好幾段。那老爺機車竟然一轉就撞到我車尾,才想說翻跟斗,人就已經在地上了,我才感覺無常迅速。滑倒時,要用哪個調?一彈指是九十個剎那,可是被撞倒在地上更快。一切都那麼迅速,所以我們要訓練大家越念越快,念到後來,是要跟佛不二。接下來唱讚,「第一大願 觀想彌陀 四十八願度娑婆 九品湧金波 寶網交羅 度眾生出愛河」也是要大家用功、觀想。

這地方齋主要起來三拜,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之後大家坐下,主法要開示就用撫尺拍一下,讓大家注意聽,然後念文。「諸苦盡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上次佛七講到這裡。因為人年漸長越健忘,所以再講。為什麼要打佛七很重要,我們什麼都可以忘記就是阿彌陀佛不能忘。做三時就是要超度亡者。有人問明明做了功德,為什麼清明還來要呢?有沒有去阿彌陀佛那裡?無解。所以我常跟大家說念佛要專心,要跟亡者說,快去阿彌陀佛那裡最好。這人就是貪心、好奇、欲望。佛經裡講人投胎,中陰身如果跟父母有緣,看到光影好奇去看就投胎了,喜歡男就變成女,喜歡女就變成男。不好奇不就好了嗎?

「因忘自性彌陀佛」,這裡中峰國師講的,我們不要忘記本自具足的阿彌陀佛。《六祖壇經》裡面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雜念、妄念一堆,就沒有成佛了。佛跟魔只是一念之間。後面就講「教中道。生而無生。法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所謂生者。即眾生生滅之跡也。謂無生者。即諸佛寂滅之本也。」這地方是佛陀開示的,我們眾生有沒有看到,像布幕,未開投影機,是無生的,投下去就生出來了。「生而無生。法性湛然。」你看到有生出來的東西其實是沒有的,就是明明白白、凊清楚楚的法性,萬法之本性,就是佛性,真理的意思。「無生而生。業果儼然。」像其中一蓮友參加水陸有來參加念佛,因為歡喜就一念想說有機會一定要來參加佛七。參加水陸法會是因、是種子,參加佛七是果,開花結果。因果的定律是這麼的清楚,有因必有果。

「所謂生者。即眾生生滅之跡也。」在眾生的眼中有生有滅。在諸佛的心中是無生,寂滅。這裡就是解釋什麼是生,什麼是無生。這裡就解釋了,「法性湛然者。靈明湛寂。元妙真常。箇箇不無。人人本具。只因最初不覺。忽爾動心。認妄為真。」每一個人佛性那麼清楚、真實,為什麼看不到?沒感覺?人人本來都有,只因最初不覺,迷了。動了心性,就認妄為真。如同前一陣子小學生流行養電子雞,雞死了,就哭。又如一廣告海報有隻狗看到iPad裡很真的骨頭但又咬不到。那是真的嗎?都是妄啊。

「迷己逐物。由是業網牽纏。流轉五道。恒隨生死以升沈。亙古至今而靡閒。」迷了自己的法性追求外面的物質的東西。因為這樣就造業。造業就好像一個魚網一樣,糾纏著眾生流轉五道,生死輪迴,天和阿修羅為一道、人、地獄、餓鬼道、畜生道。因為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浮浮沉沉。從無始已來,都沒有間斷。所以這個地方,中峰國師就講,「當知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這裡就說,生是因緣而生。如投影機關掉,沒電沒東西並沒有壞掉。譬喻為法性,電與資料都是外面的因緣,它插電後又有了,生自緣生。


4/2
  一般以為三時繫念是要往生時才超度,那就太慢了。所謂超度,就是以佛力救拔亡者去極樂世界,每一個念佛行者,不要等一口氣喘不過來,才要旁人來為我們做三時繫念,而是要在生時,就要懂得三時在說什麼法,當它是一種修行,讓我們有更多機會修學佛道,不要等往生才憑著業力所轉。

"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眾生的心雖不是如此清淨,且都不同,但其共同性是我們能覺悟。如修此心圓滿,才能成佛,要認識自心即佛。極樂世界不是在十萬億國土之外,而是在當下。

韓國有一隻貓,四年前被寺院住持所救。從此這隻貓開始吃素,天天看佛,對葷食不為所動,因為牠的業報致使牠有這般的身軀。但佛心和我們人一樣,不增不減。動物也有佛性,我們也可念佛迴向給那些在路上被輾過、在市場被殺的家禽,以阿彌陀佛的願力,慈悲心,可以超拔救度牠們。

我們每人都有此佛心佛性,為何沒感覺?只因我們修得不夠,所以無法發揮其力量。我們在此念佛就是要藉著阿彌陀佛的萬德莊嚴,佛陀的加持讓我們內心的佛心、佛性展現出來。

普賢菩薩發十大願,導引眾生歸往極樂世界,大家以念佛的功德,能超脫兩種生死。一、分斷生死:在生死輪迴中是一期一期的,在娑婆世界的我們就是分斷生死。二、變異生死:內在思想的生死,觀念上的改變,人生就不同。我們以念佛法門可以超越生死,大家要明白自己的佛心,確確實實有一個和佛一樣的佛心。


4/1
  起七法語:

「清明孝親祭祖先,不如念佛植淨蓮,

人間佛教普世現,淨念相繼在心田。」

我們來淨業林念佛,倘若蓮友們能懂得觀想念佛的功德,將綿綿不絶「阿彌陀佛」聖號,編織成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為一大朶一大朶清淨蓮花,讓這朶朶清淨蓮花普載過往祖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佛道的因緣,倒駕慈航,普渡群迷,比起我們每年一次或二次清明掃墓祭祖的功德,更不可思議。

「人間福報」有報導一則消息,有位太太的先生往生了,這位太太每天買一束鮮花,每天運動慢跑到先生墓前放一束鮮花祭拜,追思懷念。

我們若能在這七天在淨業林,好好念佛迴向給過往祖先,比這位太太每天送一束鮮花給往生的先生,更為殊勝,更能顯現清明孝親追思的功德外,還能成就冥陽兩利的因緣。所以「清明孝親祭祖先,不如念佛植淨蓮」。

在念佛堂,我們的口裏念出「阿彌陀佛」聲音,耳朵聽「阿彌陀佛」、心專注「阿彌陀佛」,就能有「阿彌陀佛」功德,經過的人耳朵聽進我們念「阿彌陀佛」聲音,也同樣念出「阿彌陀佛」的音聲,心專注在「阿彌陀佛」,就能自他兩利,功德無量。

中峰國師《三時繫念佛事》念佛儀軌中的第一時:「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眾生都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居住的國土,凡是一切眾苦的原因,在「西方極樂世界」都不會發生,眾生都是享受快樂的結果。

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其實都在我們心中,當下就能求得的。只要能夠了斷自心的妄想雜念,在六塵之中,解脫種種的欲望、欲念、欲苦,進而就能照見自己的清淨自心,明心見性,當下就是淨土了。所以「人間佛教普世現,淨念相繼在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