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禪堂

字級大小:

A-

A

A+

一、禪堂的沿革

禪堂,為中國禪宗七堂伽藍之一,古稱僧堂,指禪林中僧眾日常修禪起臥之堂舍。又稱雲堂、坐堂、選佛堂、聖僧堂、枯木堂。是禪宗叢林的主要建築,為天下僧眾,安身立命,專志修行的所在,禪僧晝夜於此行道。

說到禪堂的沿革,必先了解參禪地點形式的歷史演變。「禪」是梵文dhyana的音譯,意即「冥想」。其具體方式通常指:在寂靜的地方,坐下來同時把心集中在一定的對象上,即我們一般所說的「坐禪」。

對於印度佛教來說,修「禪」可說是十分重要的。如:原始佛教時代,世尊因修四禪八定而悟入中道實相。而出家為僧者,要在佛陀或其大弟子帶領下學習教法、禮儀和戒律及坐禪觀法。日常生活中,出家比丘的標準生活型態如下:

(一)晚上十點就寢,凌晨兩點起床。

(二)由凌晨兩點到早上六點打坐修定。

(三)早上六點到十點出定,洗刷盥洗,打掃住處,外出乞食托缽。

(四)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齋後休息或打坐修定。

(五)下午兩點到六點,繼續打坐,或出定為其他僧眾、信眾說法。

(六)晚上六點到十點則繼續打坐修定。

由上可看出:比丘大部份的時間都用在打坐修定的行持上。據說僧眾在和合共住之時,所作唯有二事:一曰「聖默然」,即打坐修定; 二曰「法談」,即論究佛法義理。 其他世俗的閒聊,則被譏為無用的「畜生論」,這在和合僧團是嚴格禁止的。比丘言必為「法談」,行必為「默然」──修定。這恰好與定、慧相應,因為僧眾捨棄世俗,割愛辭親,其目的就是証得正法與般若慧。

佛陀時代僧眾打坐修定的地方,有的在樹下、塜間,有的在精舍、窟院等;其中,窟院是人工開鑿構造的,並不是天然洞窟,是佛陀時代用以獨隱修禪的場所。

佛教傳到中國,初入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開鑿的大量岩窟也是僧眾們禪修的場所,這與佛陀時代的窟院是相類似的。從達摩、慧可到僧璨大師,都是「行無軌跡,動無彰記,法匠潛運,學徒默修」,弟子們常行頭陀行,住無定處,打坐修禪的地點也時常在山洞、窟院中。

禪宗是佛教中國化最徹底的一個宗派。由達摩至三祖僧璨,禪宗影響甚微,如以前的禪師一樣堅持著獨居的禪修,自然無所謂禪寺。如《五燈會元》所載:「祖(僧璨)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積十餘載,時人無能知者。」避開喧囂的城市和人世生活,遠居靜寂無人的山區,獨坐冥想,或選擇與此同樣意義的建築形態「空屋」,這正是被當時禪師們視為覺悟的根本條件,記載中國早期禪師的史實也同於此。如《付法藏因緣傳》卷二:「山岩空谷間,坐禪而念定。」

不過到了四祖道信禪師,門下徒眾達五百餘人,五祖弘忍也已是「會有七百餘人」的東山法門了。也就是說:四祖道信以前,無論是岩居或市居,早期中國禪師們一直在努力地追求獨立的禪修環境,此正反應了當時人們普遍的禪修觀念。這一點可以用來說明為什麼當時有大量的小石窟存在,以及敦煌壁畫中眾多單一而非院落的建築形式。而同樣建於寺院中的禪堂亦表現為偏處於寂靜的一隅。這一種獨立的形態是強調其自身即為成道的全部,同時也被視為入涅槃解脫的唯一重要途徑,此形態一直持續到新禪寺的興起。

禪宗從四祖道信禪師以後,就開始有了集體禪修的修道生活了。他在雙峰山一住就是三十年,依山傍林,安居傳法,經濟上自耕自給,在教禪的同時又傳戒,這都既便於諸方學人前來學道,又利於禪法的開展,人心的淨化。

五祖弘忍大師繼承四祖道信禪師的東山法門,也是過著集體禪修的生活。弘忍之後,禪宗分為兩大系,即北宗禪與南宗禪,其中又以南宗惠能大師對後代的影響最大。惠能大師得法後回到南方,始終保持了道信禪師以來山林佛教的特色,也過著集體修道的生活。尤其從惠能大師開始,提倡人間生活禪,生活即是禪的一部份,這正是新的中國禪風格。後來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僧團聚眾而居,體制自此更為完備。尤其百丈禪師把禪堂的形式與功能又作了調整,如《百丈清規》中僧堂制:「令不論高下,盡入僧堂,堂中設連床,施椸架,掛褡道具。臥必斜枕床唇,謂之帶刀睡,為坐禪既之,略偃息而已。」

從上段引文可知:百丈禪師所新設的僧堂內已具有坐禪、飲食、睡眠三種功能,且僧堂內的坐禪表現為集體的行為。這正是新興禪寺的僧堂與以往的禪堂,在形式上及意義上最顯著的差異。以往禪堂中對於坐禪、飲食、睡眠的三種功能是盡量避免混淆的。如《十誦律》自恣法中言:「掃灑食堂,掃除竟,入室坐禪。」

在印度佛教時代,坐禪有特定的場所。而在中國的天台宗寺院,也曾專設止觀堂以行禪修。然自唐開元中,百丈禪師作清規,設長連床於僧堂,率眾盡入居之。由此可見,百丈禪師後所設的僧堂已不是原有意義上的禪堂,而是一種經過修正的,並不侷限於禪堂功用並超越之。他把禪的修行與寺院全體活動相結合,也就是在達到開悟的過程中,僧堂的職能屬於全體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禪堂也不是修行的一個完全獨立的階段。

不過,這種情況到了宋代稍有轉變,即獨立禪觀的觀念,在宋代又慢慢形成了。如南宋時期,入宋的日本道元禪師回國後,於天福元年(1233)在山城仿照當時中國的制度修建了興聖寺。據說其禪堂完全仿照宋朝風格興建的。如《建撒記》中載:「僧堂最為重要,今將建立,其格局將建堂七間,堂內設間壁,置長床,僧眾集住,晝夜行道,不稍怠惰。…行之既久,功德亦多,佛事亦廣。」

上段引文所說的僧堂即為禪堂,其特別強調禪堂的重要性,這種情形應該是南宋禪宗寺院當時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元明以後,所謂禪寺的叢林,漸漸因時勢而產生變革;同時,其他各宗各派,也都照禪宗叢林的規矩興起叢林來了。在其他宗派的叢林中,禪堂也有變成念佛堂,或觀堂等,所謂真實的禪堂和禪師們,已成鳳毛麟角了。

民國以後,持續禪宗叢林方式發展,且較負盛名及有禪堂規矩制度者,有: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揚州高旻寺等三家;而比較著名的禪者,如:來果禪師與虛雲老和尚,都是近代相當有名的禪門法匠。及至今日,禪宗還繼續在台灣及大陸等世界各地發展。台灣地區較著名的道場,不但各有自己的禪堂設施,也各有自己的禪風及禪法;度眾上也各具特色。尤其,佛光山禪堂的建築,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和,不但設施完備,在度眾上也發揮了非常大的功能。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