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空法師於佛學講座(上) 讚揚玄奘大師學佛與護佛行跡

【人間社 廖麗珠 台北報導】
佛光山台北道場4月9日佛學講座,講題:「跟著玄奘大師去取經(上)」,禮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帶領近400位八關齋戒戒子及信眾,深度領略玄奘大師64年的精采一生,另有收看 You Tube 線上直播逾2,000次。

「曾在火車上看《玄奘大師傳》,敬佩而淚流滿面!」,依空法師說自己是他的粉絲。玄奘從河南洛陽步行向西,行經西域,繞過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家,曾面對生死,從容淡然,歷經3年到達印度。他說,我們今天有經典可以看,都是玄奘等歷代大師們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而來。

依空法師說,玄奘大師,俗姓陳,名褘,生於公元600年(隋文帝開皇20年),官家子弟,從小家教好,性格習性溫和。10歲父母雙亡,隨其已出家的二哥陳素(法號長捷),住於洛陽淨土寺,學習佛法。

公元613年,隋煬帝下詔,在洛陽度僧27名,大理卿鄭善果問13歲的陳褘,為何要出家?答言:「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於是,被破格錄取,正式在淨土寺出家,法名玄奘。聽《涅槃經》、學《攝大乘論》;19歲隨兄長捷法師到長安,住在莊嚴寺,冬季抵達成都;20歲受具足戒於成都空慧寺,隨諸法師讀《攝大乘論》、習《阿毘曇論》、聽《迦延論》。

玄奘在23至26歲間,宏通諸部,泛舟三峽,至荊州天皇寺講《攝大乘論》、《阿毘曇論》各三遍;北上相州,學《雜心論》;至趙州,學《成實論》、《攝大乘論》、《大乘論》;26歲返回長安,學《俱舍論》。因參學期間,各家學說互有宗派,深淺不一,見解分歧且嚴重對立;發願效法前賢法顯與智嚴西行取經的精神,並婉拒唐太宗駐錫莊嚴寺住持之邀請。

玄奘偷渡西行求法,年27歲,由於當時唐朝發布「禁邊令」,玄奘混跡難民中才能成行,度八百里賀延蹟沙河,九死一生抵新疆哈密。經高昌國,國王麴文泰因景仰而強留,玄奘乃絕食四日,後經太后出面解圍,答應停留一個月講《仁王般若經》及印度返回時,停留3年接受供養弘揚聖教,始允放行。

28歲西行到迦濕彌羅國,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因明論》、《聲明論》、《大毘婆沙》。又到梵衍那國見巴米揚大佛,學小乘說《出世論》。29歲離開至磔迦國波羅奢大林中遇盜賊,玄奘與同伴的衣資,都被劫掠一空。後到該國東境,向婆羅門學習明中百諸論(即般若經)。

公元630年,玄奘30歲來到魔揭陀國,巡禮聖跡,禮拜那爛陀寺。參拜時年百六歲的戒賢法師,請講《瑜伽師地論》,經9個月才結束。玄奘並在那爛陀鑽研瑜伽5年。36-40歲,遊學東、西、南、北、中等五印度。公元640年回到那爛陀寺,遇大德師子光講中、百論,挑戰瑜伽義理。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論成,呈戒賢及大眾。師子光慚赧,逐出。

玄奘在印度除學佛求法外,力破外道挑戰,解決當地出家人的困擾。例,玄奘以《破惡見論》破婆羅門般若毱多的《破大乘論》。

41歲,戒曰王為玄奘於曲女城座一會,命設寶床請玄奘作為論主,稱揚大乘,序作論意,若其間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論主請斬首相謝。如是十八日,無敢論者,諸眾歡喜。

42歲(公元642年),玄奘決定返回長安。43歲返國途中歷經渡河起風亂流,失50筴經本及花種等。又因大雪寒流行程被暫停月餘,復遇群賊,避賊後冒寒履險,步行八百餘里到烏荼國。依空法師接著說,玄奘大師於44歲,修表入唐。回國後,以譯經為事,召諸大德,訂譯經之法程,分譯經之任務。至64歲往生,共譯經75部,1,335卷。

玄奘大師回到長安19年期間,侍從君主,為弟子講述。奉令譯《大乘起信論》、老子《道德經》為梵文,以遺西域。復太宗逼勸玄奘還俗,玄奘陳之,「至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法。」帝許之。譯《瑜伽師地論》,共一百卷。太宗先許作新經序,名「大唐三藏聖教序」。

玄奘譯《般若經》600卷後,自覺身力衰竭,知無常將至。乃於64歲(公元664年),2月5日示寂,葬於白鹿原,唐肅宗賜塔額「興教」。即今日大興教寺,舍利塔兩側有弟子窺基及圓測的舍利塔陪侍左右。從13歲為僧迄至64歲圓寂,一生堅定學佛與護佛道性,足為後人學習。

活動照片

  • 空師父0409演講_220417_0.jpg
  • 空師父0409演講_220417_1.jpg
  • 空師父0409演講_220417_2.jpg
  • 空師父0409演講_220417_3.jpg
  • 空師父0409演講_220417_4.jpg
  • 空師父0409演講_220417_5.jpg
  • 空師父0409演講_220417_6.jpg
  • 空師父0409演講_220417_7.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