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佛光山」 難忘開山歲月

【人間社記者 連憶蘭、胡巧鵝 台北報導】
為慶祝佛光山50週年,台北道場6月19日舉辦「話說佛光山」,由台北道場住持覺元法師主持,邀請國立中央大學教授李瑞騰、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會長趙翠慧、台北道場法務師依培法師、榮譽功德主羅李阿昭、陳鄭秀子、洪信助、許橞鄞等,暢談一路與佛光山、台北道場的因緣,為世世代代寫下歷史。

佛光山從荒山蔓草到殿宇輝煌,第一個建築物便是佛學院。覺元法師表示,因星雲大師的遠見,重視教育深根,開辦佛學院時,也捐獻100萬予正在建設神學院的單國璽主教,希望共同為社會做有意義、有貢獻的教育事業。

台北道場建立民國83年,由信徒集體創作、默默付出,蓽路藍縷創建完成。秉持文教、慈善、會議、聯誼等4大宗旨,匯集16個單位,共同開創無遠弗屆的弘法事業。

李瑞騰因舉辦一場「文學與佛學的關係」學術研討會,與佛光山結下文學因緣。他指出,佛光山創辦多元傳播媒介,無論是人間衛視、出版社、雜誌類、人間通訊社與《人間福報》等,通過大量的簡單文字,影響社會相當大。也說明星雲大師用一筆字舉辦教育獎、傳播獎與三好校園獎,以增進鼓舞人心向上的力量,不僅培養社會人才,更進一步提升人心內涵。

趙翠慧則談及曾在零下14度的天氣,到北京送朋友十幅大師的一筆字,卻因一位銀行總裁看到而讃歎不已,促成銀行客戶爭請,證明「大師的墨寶會說法」。

依培法師談及擔任普門寺住持,如何帶動信眾協助台北道場建寺歷程。隨著台北信徒日益增多,星雲大師尋覓一處荒蕪之地籌建道場,並籌辦一個月的「素齋談禪」和49天大悲懺法會,普門寺全力召集南部信眾乘遊覽車北上參與,共同籌募建寺基金,如今台北道場弘法事業有成,足見大師的遠見與宏觀。

一路雖辛苦,但看到佛光山的成長內心很感動,依培法師強調:「沒有過去的努力,哪有現在的台北道場。」

許橞鄞講述籌措台北道場「第一桶金」的過程。82年受大師召集到普門寺參加功德主座談會,為了籌措建寺基金,她內心祈請五方佛幫忙達成使命,並學習大師的廣結善緣,因為堅定的發心與發願,終於順利為台北道場募集「第一桶金」,獲得無數掌聲。

陳鄭秀子喜愛拜佛、聆聽梵唄,她強調,台北道場建寺歷經艱辛,先生認為台北道場是一處修行寺廟,可淨化社會人心,一定要幫忙取得執照,經多次與市政府召開協調會,當時的市長陳水扁說:「寺廟比分局還要好。」於是免除被拆除命運,83年大年初一,如期舉行落成典禮。

洪信助則詳述與佛光山的殊勝因緣,因大陸法門寺佛指舍利來台,需要許多車輛接駁,洪信助認為這是千載一時的因緣,便調派司機協助巡迴全台一個月,其中某位司機駕駛佛祖車,因沿路萬人朝拜,盛況空前,從台中費時9小時才開抵中台禪寺。途中他完全沒休息,只因民眾迎接佛指舍利虔心禮拜,讓他深受感動。此外,輪流駕駛佛祖車的100位司機也深感因緣殊勝,體會佛法可貴,紛紛戒除菸酒,貨運公司也安排員工學佛,成為一個學佛的典範企業。

羅李阿昭表示,原先以道教方式禮拜神明,卻在學佛過程中遇到困擾,星雲大師一句「飲水思源」,讓她從此心開意解不退轉;又因大師要她將捐佛光大學的功德款轉贈花蓮門諾醫院,讓她體認大師拋磚引玉的智慧與無私無我的精神。

活動照片

  • 8whokhwxwrofk7gsz95du0nhp.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