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生耕致富親子教育論壇「養兒不教父之惰‧孩子教養無它 典範而已」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 台北報導】
10月28日佛光山台北道場針對教養問題舉辦生耕致富親子教育論壇,邀請6位講師就議題「養兒不教父之惰」和「孩子教養無它,典範而已」,全天候的與1500位聽眾觀念交流。
  
主持人淡江大學教政所教授吳明清在「養兒不教父之惰」單元指出,家長對子女的教養呈現多面向的關心,擔心「小時了了」長大會成幻影。他認為,家庭生活會深刻影響小孩,教養是從小到終老,強調經營家庭和找到合適管教方法的重要性。
  
與談人呈熙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梁旅珠說,別人說她是子女教育的典範,但她並非教育專家,她要求孩子感恩從小到大幫助過她們的人。她認為,有錢不見得就能養出好孩子,會不會讀書除了努力還要靠緣分,提出三個教養孩子的方法:從小做起、由緊到鬆、想在前面。期許父母不要把該做的事情丟給老師,即使沒有養出讀哈佛的孩子,但一定能養出認真負責的子女;就算沒有好學歷,也能清楚自己未來的出路。
  
來自放牛班的永和國小校長吳順火說,迎領孩子邁向成功,不一定要很努力,但要懂得方法。在他父母的年代期許他拿筆,還要會拿畚箕。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天賦的屬性,他的孩子被宣布留級,家人淡定應對,依照孩子性向發展的結果都有所成就,強調多元入學絕非多錢入學,教育只是典範而已,教養要從生活中體驗學習。孩子有的才能本事,應多鼓勵。
  
下午,議題二「孩子教養無它,典範而已」,主持人吳明清表示,身教與言教同等重要,雖然教育程度高的人善說道理,但教養子女並非只用說的,他認為一個家庭的組合不只是緣分,也是身分和本分。指出他從沒受過高深教育的父母身上,學到的榜樣是觀念和身教的做法。
  
與談人佛光大學教務長楊昌裕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觀察家和學習者,父母的言行舉止就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孩子在閱讀中會找到學習的榜樣,就如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小時候的典範對象是居禮夫人。並提出六種值得學習的典範為「蠟燭型」父母、「提燈型」老師、「螢火型」同學、「燈塔型」陳樹菊、「衛星型」閱讀,還有「綜合型」。他更強調台北道場住持覺元法師就是「提燈型」的最佳典範。
  
身為父母應該要了解教育制度的改革,家長與老師都重視學業,而忽略孩子的生活能力培養。台北市國高中家長會聯合顧問符慧中認為,孩子不缺愛,缺少榜樣而已,教育的本質和理想,人品比人才重要,有好品格才會有好未來。就企業界用人的策略大多與人格特質和品性有關。父母除了要終身學習成為孩子的榜樣,在不同時代需要不一樣的人才,加強孩子的3Q能力,在知識上回到最單純的愛與教養,讓自己與孩子有對話的能力。
  
聽眾與講師的交流問答,顯出家長對教育的渴望新知與動機。有人大表感恩參加這麼有深度和意義的講座。「孩子考試幾乎都是0分,不知該如何是好?網路數位的來臨,家長擔心孩子的視力怎麼辦?天下父母心,家中已有3位碩士孩子的媽,還要取法成為孩子的典範?還有12年國教會把孩子帶往什麼方向等….?」講師們以豐富的知識經驗個別解答,讓家長們在得到滿意答覆的同時,還期待主辦單位再次舉辦12年國教講題,讓他們更深入的了解教育改革的本質。
  
11月24日生耕致富親子教育講座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慧寬法師主講「身教、言教及親子溝通」,11月25日講座/論壇分議題一「親子間的情緒管理」,主持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林新發,與談人慧寬法師、羅東竹林國小老師宋慧慈;議題二「如何教養未來的CEO」,主持人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與談人元智大學遠東管理學院教授許士軍、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歡迎民眾預約報名聆聽。洽詢專線:02-2769-8933 ext 19

活動照片

  • S_100000123872.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