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生耕致富親子教育論壇「教養孩子是父母的天責」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 台北報導】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10月27日於佛光山台北道場生耕致富親子教育講座,暢談「教養孩子是父母的天責」,結合人腦科學與實際理論的演說中,讓逾1000位聽眾體認孩子就如小時候的自己,應多鼓勵、少苛責。
  
洪蘭開門見山地表示,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學習場所,而父母更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她以「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之例,直指父母的教導方式決定孩子一輩子的命運,沙盤演練對學習的效用,就鏡像神經元而言,孩子小時候的神經很密,尤其前面12年最有影響力。強調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除了「多鼓勵,少責罵」,還要允許孩子有犯錯機會,才會寬容別人。
  
「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要孩子走到終點需要耐力。」洪蘭談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推翻以前的錯誤教育方式,引用Bart Conner的故事,說明鼓勵能激發孩子的無限潛能,「大人稱讚的一句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做起來就會度日如年;從哪裡跌倒,可以換個地方爬起來。強調依照孩子的性向發展,創意需要靈活的思考,孩子的大腦要用來組織和整理,不是死背書。
  
洪蘭透過影片說明,男生與女生的大腦結構不同,教育方式和教養態度也應該不同。她又舉出公猴和母猴喜歡玩的玩具互異,是因為先天大腦的結構就有差異。藉此解析心理情緒與思考行為的反射作用,與大腦環環相扣的關係,強調孩子成熟需要時間,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更不要過度保護孩子,將來才能適應社會環境。
  
洪蘭說,教養孩子是藝術,也是科學。誠實是最好的教養方法,受虐兒長大後成施虐者,教育孩子要像放風箏,適時的放開、放遠,和及時的拉回都要靠智慧,對孩子要"Never ever give up",教孩子懂得感恩,和回饋別人的價值觀非常重要。她以豐富的神經學知識舉出許多有趣的故事做對比,聽眾不但聆聽得入神,還不時地傳出開心的笑聲。

活動照片

  • S_100000123869.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