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道場彌陀佛七精進念佛圓滿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 台北報導】

佛光山台北道場12月10日晚上起至17日啟建彌陀佛七祈福,每天有十支香別,8天來信眾珍惜每一支香別,一大清早就來修持的信眾已累計有五萬八千多人,眾人在禁語只有佛號聲的環境下,摒除雜念端坐在蒲團上,持念阿彌陀佛的音聲緊密相連,如同一尊尊佛子般的莊嚴不可侵犯。
  
17日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慧宜法師主持並開示:「持誦阿彌陀佛名號能得身心清涼,如同跟隨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行『三好』、『四給』,又如經典所說:『不可少善根因緣。』;在八正道中的『正業、正道』就是行三好,阿彌陀佛的外相在各國雖然有所差異,但一句佛號在世間卻是沒有分別的;從一念善心起開始,能成就大事,成為覺者,不為世間萬象所紛擾,只要心念清淨,所到之處都會是佛國淨土。」
  
台北道場住持覺元法師在彌陀法會中開示,首先說明人生「八苦」,並強調在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八苦」中,「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苦。」人在打從在娘胎受孕起,所受到的內熱煎熬、倒懸、窄迫,乃至出生就哇哇大哭,在人生中可謂嚐盡生長、體變、老化、死亡,而在五欲六塵中打滾不得出離。
  
眾生有無量苦,在極樂世界一切苦都不能侵擾我們。覺元法師說,學佛為何還會苦?因為我們身在娑婆世界分別妄想執著,若能夠化娑婆為極樂世界代表心境的轉化,學佛是修心、練心;阿彌陀佛慈悲讓眾人有「萬人修,萬人去的念佛法門。」使得一心念佛的人都能離苦得樂。
  
覺元法師說,修道之人的成佛之道有二種基本條件要修,第一「信願持名」,相信因果,發四十八願,願願與阿彌陀佛相應,悲切誠懇的持名觀想阿彌陀佛光明觸照,現無量身金色發願求生淨土。第二「求生淨土極樂世界」,覺元法師說,以般若智慧覺了諸法實相,撇開愛恨情仇,放下追逐權勢、富貴、名利等慾望的痛苦;在「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中精進念佛,深入八宗兼弘的「解門」、「行門」,精勤於「實修實證」開掘般若才能找到成佛的道路。覺元法師說,世間是一半一半的,人的慾望要求就要求得善緣,有時無求反而能「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就是真空生妙有,一切都是因緣所成。
  
佛教告訴我們「六成就」就是要謙卑,感念每一個因緣,了知「諸法實相」,眾緣所成,能包容心量,求得佛道而成就佛道。《觀無量壽經》第十四觀有云:「九品觀要上品上升」念佛之人既有高尚的目標,就會期許自己,念念慈悲都是為眾生。
  
星雲大師期許弟子常稱「我是佛」,是為了喚醒累劫沉睡的佛心,覺元法師說,深信有成佛的因,必定有成佛的果。在修淨土法門的三種心中,第一「至誠之心」,第二「深心」,第三「迴向發願心」,強調學道之人要有正直心,深信自己有佛心,深信因果,無論是誦經、抄經,或是在佛光會當義工都要迴向往生極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三種心就是菩提心。
  
覺元法師強調,念佛要念到有智慧,洗淨一切妄念;在三時繫念中,第一時看到希望,了解緣起性空,了知真相,在五欲六塵中,佛與魔的拉鋸戰要靠般若智慧來斷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體悟一切都是眾緣所成,面對一切的攻擊、毀謗、讚譽都能以緣起性空視之,就不會顛倒夢想了。覺元法師期勉信眾認真念佛的開示,期望信眾願願都能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相應。
  
最後,覺元法師期待信眾把握殊勝因緣,在12月25日「佛陀紀念館落成一系列典禮」中,與全球佛光人共襄盛舉一同慶祝;此外,榮譽功德主羅李阿昭贈與每位信徒,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所唱誦的「消災延壽藥師佛」祈福CD結緣。

活動照片

  • 未命名-1.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