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頁 > 佛光新聞 > 新聞內容
宗南嘉楚仁波切 感謝佛光山護持大塔院興建
【人間社記者 陳昱臻 大樹報導】 2013-12-04
尼泊爾藍毘尼聖園大塔院在佛教界大德支持下,2011年1月4日開光啟用,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代表佛光山出席盛會。為此,大塔院住持宗南嘉楚仁波切來台展開感恩之旅,12月4日前來佛陀紀念館,由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接待,並致贈World Center for Peace and Unity (LUM)一書感謝佛光山。
宗南嘉楚仁波切表示,1995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苦無場地可舉辦,星雲大師提供場地讓會議得以順利在澳洲南天寺舉行,當年宗南嘉楚仁波切是以尼泊爾全國佛教學會的身分出席,而與佛光山結緣。
談及藍毘尼園聖園大塔院的興建緣起,宗南嘉楚仁波切說,到美國求學前,尼泊爾全國佛教學會希望提供場地,讓他建設佛教中心,但當時婉拒此任務。直到美國哈佛大學讀博士學位後,決定再次回到尼泊爾完成此任務,2006年開始興建大塔院的工程。
宗南嘉楚仁波切說,尼泊爾是佛陀誕生之地,聯合國贈地讓德國、法國、韓國、日本、奧地利等國興建寺院駐紮。有些人來到尼泊爾有自己的寺院可以修持,但有些人並不屬於任一宗派或寺院,因此他希望興建不分國籍、不分宗派的寺院,讓所有前往藍毘尼朝聖的信徒,都有一處可修持、閉關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塔院內的繞塔走廊上,有金剛護法、顯密佛教各主要傳承者的手印,其中星雲大師的手印也刻印在上,象徵不分國籍、不分教派的無差別心。
由於宗南嘉楚仁波切與青樺國際婚紗董事長蔡青樺及蔡榮豐伉儷,早在20多年前即相識,此次仁波切來館,蔡青樺也全程陪同參觀。宗南嘉楚仁波切說,若建築物沒有精神,那只是普通的建築物,而佛館建築融合佛法的精神,並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以及社會大眾建館的功德利益,這是佛館殊勝之處。
隨行的Shen Phen喇嘛則說,佛館內有多元的展覽,不僅佛教徒喜歡,就連非佛教徒也會因為佛教的文化特色與佛館的寧靜氛圍所吸引。護生圖、禪畫禪話蘊含生命及道德教育,讓參觀者在潛移默化中學習,進而將這些好的理念帶入生活當中,受用無窮。
圖說:宗南嘉楚仁波切(右)贈"World Center for Peace and Unity (LUM)"一書感謝佛光山。由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代表接受。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攝
圖說:青樺國際婚紗董事長蔡青樺與宗南嘉楚仁波切結識20餘年,特別接待仁波切至五和塔喜慶之家參觀。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