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法寶寺佛學講座「人間佛教生活禪」

佛光山法寶寺佛學講座「人間佛教生活禪」
慧倫法師「求觀音 拜觀音 不如自己做觀世音」

【人間社記者陳孝芸新竹報導】「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世音」。10月20日佛光山法寶寺,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暢談「人間佛教生活禪」。法師以生活事例和個人執事經驗及佛典故事內容,透過幽默語言分享「禪」就在生活中,指引聽眾如何讓「生活有禪味」,聽眾當下即獲得自在、幸福、解脫。現場座無虛席近300位聆聽者,頻頻點頭心領神會掌聲不斷。講座前新竹青年分團率先用空鼓和吉他表演,並唱印尼歌(BUNDA)及三好歌,獲得熱烈掌聲。

講座開始副住持從應邀龍山寺說法談起,肯定寺院的弘法方式,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希望是學佛的完整過程和方法及應認識般若自性。

講座中談到誦經、拜佛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止亂心,所以誦經拜佛要專注於當下的正念,繼以「四正勤」隨時觀照自己心念的善惡,問自己心還在嗎?並在生活中實踐「三好、四給、五和」。

「什麼是生活禪?」禪是由外向內止息妄念內心的修持,慧倫法師以「茶禪」,說明泡茶的重點不在外境有些什麼動靜?而是指當下內心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對整個泡茶過程是否了然於心清清楚楚。

有人問「佛光山這麼忙,有時間修行嗎?」副住持表示,禪除了「打坐」外,還有生活、工作都是「千變萬化」的。說明人間佛教不離開人間、生活、工作的現實,「既要做佛祖,也要顧肚皮。」也期勉大眾要懂得在生活中修行,活在當下才能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獲得解脫,除了求觀音、拜觀音,還要能自己做觀音。

佛法在生活中的意義是什麼?就是要理事圓融,呈現中道的心境,即是顯現平常心。慧倫法師舉例說明又長又大的圓木如要快速抵達大海,就需行走河流中道。又以佛典故事和禪宗公案「割肉餵鷹」、梁武帝「毫無功德」說明唯有佛法才能讓我們找回「法身慧命」,若能再以般若智慧觀察因緣果報,就能以平常心面對。

相關圖片

  • 72675043_2490284074391707_3385357080280956928_o.jpg
  • 74481475_2490284214391693_6450804891613921280_o.jpg
  • 73046160_2490283991058382_3480200158723964928_o.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