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寺聲明啟事
  茲有不肖人士假借「星雲大師」之名,販售一筆字贗品或法物護身等不明商品,企圖斂財謀利,籲請大眾辨識詐欺之舉。佛光山星雲大師不會從事販賣行為,凡有損害名譽者,將行法律追訴權,以杜絕弊端,特此聲明。
焦點新聞
  • 祥和歡喜迎新年 惠中寺千人賀歲聯誼

    佛光山惠中寺為感謝菩薩義工付出及護法信徒護持,於1月19日在惠中寺新址舉辦「雲水自在.祥和歡喜」賀歲聯誼活動,逾千名信眾及佛光人共聚,品嚐美味蔬食佳餚、欣賞精采歌舞表演,閩南語情歌天后王瑞霞,以動人的嗓音演唱經典歌曲。活動還包含摸彩,現場氣氛熱烈與驚喜。 展望2025年,以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新春祝福影片,期勉信徒、義工懷抱信心,循著正確方向勇敢向前,尋找光明的未來。待人接物時,心懷尊重與包容,處事清楚明白,以促進人事和順。 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致詞時,感謝所有義工承擔各項工作,護持道場活動的運行順利。細數過去一年與佛光人共同走過的點滴,他表示,佛法的修行,必須具備正見、正信與正行,真正的修行在於為人服務,發心利他分享時間與力量,透過學習才能夠建立正確的信念,避免修行路上的偏差。期待在新的一年裡,能夠攜手共進,讓人間佛教的理念使生活、社會更加美麗。 台中市市長盧秀燕也特別錄製賀歲影片,感謝惠中寺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三好精神,長期關懷弱勢,推動慈善公益活動,更在每年的法寶節致贈臘八粥,給廣大的市民朋友和超過萬名的市府員工,最後祝福大眾在新的一年裡蛇現幸福、闔府安康,佛光山法務昌隆、吉祥如意。. 表演節目由惠中童軍團帶來〈APT〉、佛光山均頭中小學國際部學生們獻演〈Klaxon〉活力朝氣的舞蹈、中區佛光人精心準備的一系列歌舞劇表演〈2025向前有路再出發〉、〈好自在〉以及〈靈蛇起舞迎新春〉,融合多樣流行音樂與舞蹈元素,觀眾們在歌舞中感受到青春活力的正能量。 賀歲聯誼中,佛光人陳明煌演奏薩克斯風、閩南語情歌天后王瑞霞獻唱〈絕情雨〉、〈祝你幸福〉等金曲、一代歌姬吳翠姬演唱〈郊道〉、〈我又想你了〉,優美動聽的音樂旋律及歌聲中,觀眾們在音樂的陪伴下,留下賀歲聯誼的難忘回憶。 節目尾聲,覺居法師為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義工授與幹部義工證書,並領眾誦讀《心經》、恭讀星雲大師〈為義工祈願文〉,為全體義工與會大眾祈願新的一年,闔家平安,福慧雙全,所求如願。 ...<詳全文>
  • 新馬寺歲末圍爐 千人參與平安燈會啟燈

    耗時約半年打造,以海底世界為主題的佛光山新馬寺春節平安燈會,1月18日進行啟燈儀式,千名佛光人趁此因緣闔家回寺慶團圓。 平安燈會將於1月29日(大年初一),對外開放至2月16日,展出的花燈數量預計接近60盞,全部都是來自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南馬協會數個分會及士姑來工藝大學,共150多名義工,數月來集體創作的成果。除了展出海底生物花燈,此次的花燈展更設有4500盞平安燈,照亮整個佛光山新馬寺。 今年最引人矚目的花燈造型,相信是出現在海浪上的3隻可愛海豚,整個造型預計有8尺高,被現場24尺高的海浪造型,沖上新馬寺高空。其他展出的海底生物造型花燈包括螃蟹、蝦、小醜魚、海馬、海星、蚌、神仙魚、鯨魚、墨魚、章魚及魔鬼魚等,除了海馬以外,其他皆是以3D立體的製作方式呈獻。 啟燈儀式嘉賓柔州士古來區州議員瑪麗娜致詞時說,對她而言,農曆新年的意義與開齋節相似,適合一家大小團聚之餘,家人也能趁機互相道歉懺悔,希望大家能把握團聚時光,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佛光山新馬寺住持如彬法師指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留下的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提醒大家都要勇敢的向前,精進的往前才會有更好的未來。法師也提及,今年不以生肖蛇作為主題的原因,其實是新馬寺從第一年起就是以卡通世界為主,主要是迎合小朋友的喜好,才能鼓勵家長帶孩子過來。住持呼籲家長勿忙於工作,新春佳節可以帶孩子一起來賞燈,多陪孩子,增進親子關係,促進家庭和諧。 花燈設計組組長林秋敏提到,「以海洋世界為主題,旨在讓民眾更注重環保及關注海洋生物,且這類主題可以創造比較多樣化的造型花燈。我們也延續去年製作方式,讓每個分會認領及製作一個主題花燈,發現到過程中有越來越多人參與,最開心的是,分會之間也會互相幫忙完成作品。」 花燈燈光設計組組長楊東升也分享,他今年精心設計一座通往海洋世界花燈展的「平安橋」,已經帶領燈光設計團隊7年之久的他,意識到每年都有許多民眾找不到前往花燈展的入口,這給予他靈感,以設計一座通往展區的平安橋。 柔州士姑來工藝大學學生從去年11月尾開始,每週五或週六都會到新馬寺協助製作花燈。該校的中秋園遊會場地組副組長柯峈宏集提到,「這完全是新的體驗,我們也會把學到的技術帶回校園教導學弟妹,同時也可以認識許多新朋友。」另一名場地組副組長周永恆則指出,「參與花燈製作讓他有機會到訪新馬寺,還能體會到不一樣的生活。一開始很困難,無法將布料牢牢貼在架構上,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甚至還可以教導其他人。」 工大中秋園遊會副策劃楊家銳透露,通過製作花燈的過程,讓他能更接近佛法,慢慢培養耐心。...<詳全文>
文化藝術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在建築、雕刻、茶道、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曲等各領域上,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在社會教化、哲學思想等,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教育大業

  建寺安僧,弘法度眾,是歷代高僧大德共有的弘願。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來到台灣,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辦活動、興事業,讓正法久住。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慈善事業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並於世間行化宣說種種離苦得樂、拯慰賑濟的法門。自古以來,佛教徒為實踐佛陀「應病予藥」、「拔苦予樂」的慈悲教法,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積極興辦慈善事業,實現人間淨土。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修持中心

  佛光山修持中心之興建,乃星雲大師鑑於佛光山弘法四十年來,僧俗二眾,卻苦無一處具有多功能修持的殿宇可供使用,並今日社會奢靡風氣熾盛,道德人心空虛苦悶、迷失敗壞,故特建修持中心,擬以長年舉辦禪修、念佛、抄經等行門修持,來增進僧俗二眾的心地功夫,端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為世界、國家、社會等,略盡佛教棉薄之力。
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