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實佛法生活化 生活佛法化

如何落實佛法生活化 生活佛法化
【人間社記者 陳孝芸 新竹報導】「認識重重無盡華嚴會,恍悟自身佛法富貴人」2019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第十三場於6月16日在佛光山法寶寺舉行,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導讀《華嚴經普賢十大願》,法師以平易近人的幽默語言、故事及自編歌曲來詮釋經中所說,並談到如何落實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吸引300多位愛書人,一起在書香中體悟佛法的真義。
法師導讀《華嚴經普賢十大願》本經分兩大部份,第一篇大意「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以及《華嚴經》的傳譯、思想特色、生活修行。第二篇是普賢十大願,如何完成自己,奉獻大眾。
副住持講說華嚴經的主要思想是法界緣起。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就是「事事無礙法界」提倡法界平等、護念一切眾生,是佛教徒積極持戒實踐清淨生活的精神指南。法師期勉大眾依佛光四句偈修持,將是華嚴思想實踐最好的體現。
談到普賢第一大願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古德所說:「佛是悟了的眾生,眾生是還在迷的佛」平常的言行舉止要謙遜、尊重、包容與誠摰在社會群體中,落實禮敬諸佛的精神。第二大願稱讚如來,是「語言的布施」。星雲大師曾說:「修行先修口,修口很容易,讚美就是修行!」這是值得大眾學習的地方。
第三大願廣修供養是「結緣的實踐、無限的奉獻」法師引用星雲大師所提出現代服務奉獻的「十事供養」,是最好的供養和結緣方法。第四大願懺悔業障是「生活的反省,行為的改進」。第五大願隨喜功德,是「心意的淨化」隨順他人的歡喜或功德善事。
第六大願請轉法輪就是弘揚佛法。凡具正確知見,不論僧俗都應向他請法,法輪常轉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付之於信眾身上的普利活動。第七大願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要做到遵守僧團的清規、承擔「我是佛」、憶念正法、親近善知識、提供助緣。
第八大願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法師指出,每個人都是「佛」,都值得我們跟他學習,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九大願、恆順眾生就是重視民意。即是下化眾生,屬於利他行,前願常隨佛學,即是上求佛道,屬於自利行。恆順眾生,不是盲目的投其所好,應是慈悲的、智慧的、善巧的、方便的,這是有原則的。
第十大願普皆回向,是功德的圓滿。回向的思想,就是生命的延續與擴大。談到「為什麼要回向?」法師強調,因為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心量愈來愈大,而且可以去除無明煩惱,讓內心常清淨!

相關圖片

  • 64565415_634413070410632_6229252851940458496_o.jpg
  • 64679325_634413047077301_5117335829605253120_n.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