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 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

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 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

【人間社 邱乾海 苗栗報導】

| 2021-04-14

由佛光山大明寺、大明社區大學承辦,國際佛光會苗栗區各分會協辦,「現代公民素養周系列講座」第一場次,於4月11日在大明寺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曾稚棉主講,「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講座吸引逾120位的民眾參加,一起學習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讓殘缺的生命有更完美的呈現。

大明寺住持妙蓮法師在講座前特別介紹,講師曾稚棉係佛光第二代,講師在佛光家庭長大,學成回國後選擇在佛光大學任教。今天活動是大明社區大學公民素養周的第一場次課程,題目對於我們心靈生活很有幫助,生命的苦大家都體驗得到,要如何在困境中去尋找更好的過程與結果。對於這講題講師有特別獨到的見解,希望大家可以好好聽講吸收講師的精華,讓自己的生命不因殘缺而失去意義。

曾稚棉以星雲大師《我不是「呷教」的和尚》這本書,內容所說的一段話,她指出大師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大師對於「苦」的認知,在這一本書提到,大師很感念苦的價值;「苦給我增上,苦給我營養,苦給了我力量」。大師不以這些苦而失去追求生命意義的動力,反而更加積極的以「苦」為增上的動力,至今50餘年,人間佛教弘法五大洲,大師這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不完美、無償、不完整,是負面消極的嗎?曾稚棉又提到生活上很多的這種情形,在一般人來說可能就會因此而失去動力,障礙了增上的因緣,所以佛經裡的智慧告訴我們,在《究竟一乘寶性論》就有提到「如來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如來智慧功德。」大家都有佛性,所以有能力看到殘缺的價值,回歸到初心,不忘初心,生命就可以更美。

佛教、生命教育、回歸生命的本質,這些理念是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的教學理念,講座結束,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專任秘書劉珈妗特別介紹佛光大學佛教學系,讓在座的民眾可以更明確知道佛教學系的教學理念,同時也邀請目前就讀該校二、三年級的學生李尚霖、曾柔均,就讀該學系後的心得分享,二位學生也鼓勵現在的年輕人踴躍報名就讀這個學系,讓原本殘缺不完美的生命,經過了佛教學系的生命教育薰陶後,而更加美好。

相關圖片

  • 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_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1.jpg
  • 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_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2.jpg
  • 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_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3.jpg
  • 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_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4.jpg
  • 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_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5.jpg
  • 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_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6.jpg
  • 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_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7.jpg
  • 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_談生命因為不完美而更美-8.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