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法社美化人生講座 慈悲三昧水懺與業感緣起

宏法社美化人生講座 慈悲三昧水懺與業感緣起
【人間社 黃惠雯 頭份報導】
2021-04-06
4月3日清明前夕,宏法社禮請佛光山文化院行政助理永餘法師蒞臨,從慈悲三昧水懺的主軸「業感緣起」,到一切的轉變,要從「心」開始。講述要把握當下,珍惜因緣,不要自我設限,而停滯不前,以正能量面對煩惱,改變因果。超過百位的信眾與會聆聽法益。

慈悲三昧水懺的起源是「晁錯含東市之恨,伺隙尋伸;袁盎結西漢之讎,乘時獲報。由是果因無爽,歷漢唐而引滿昭然。」永餘法師指出,一切所有是因地造作而招來的果。過去世的因,時機到來(現在的緣),果報現前。水懺的主旨在於解冤釋結,消除往昔罪惡,迴向無上菩提。

《雜阿含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說明因緣所生法中,因與果的關係,是緣起最好的定義。法師以每年5月荔枝開花結果為例,荔枝開花茂盛應是豐收的一年,卻在採收前大雨直落一個禮拜,荔枝最後只剩兩成。荔枝花是因,大雨是緣,荔枝收穫剩兩成為果。條件具足而生起,條件消失就改變。

永餘法師提到,「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任何存在是從因緣和合而來。緣起非佛陀所創,而是宇宙人生「本來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理則。生老病死、成住壞空、山河大地、有情眾生,皆是因緣。沒有緣,就無法成就,時機是因緣的累積。

「業感緣起」是說宇宙萬法的生起,都是由於人我的業力所招感。也就是說,善惡的業力可招感善惡的果報,而果報本身又是招感另一次果報的業,如此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稱為「業感緣起」。因「緣」相聚,隨「緣」而轉,隨「業」而去。

永餘法師說,罪相無量,不出有三「惑、業、苦」,因煩惱而造業所以得苦果。煩惱是情緒,煩惱由意(心)起,產生貪、瞋、癡、不正見,忿、恨、惱,進而懈怠、放逸、散亂,理性與情緒的衝突,引發扭曲精神生活。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永餘法師表示,修行下手處,根源在於我們的「心」。修行從自覺起,轉煩惱為菩提,面對、修正、調整,懺悔、上進、淨化,不要被框架限制,要突破,擁有正向能量才能消除煩惱。

永餘法師告訴大眾,「懺悔」要觀無常,要珍惜善法因緣。人身難得,善法難遇,因為無常,要珍惜現有。最後法師以人間音緣「愛就是惜」分享,懂得珍惜的人,心是柔軟的,善法才能容易入心。

劉瑞琴分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我們能做的就是轉,當緣生時,懂得思惟,在因地上下手,就會改變。陳依瑋說,起心動念的當下,造就因緣的生滅,自我的潛能是無限的,當務之急,應改變惡息,轉化現況,精進修持,淨心靜心。

相關圖片

  • 5.jpg
  • 1.jpg
  • 2.jpg
  • 3.jpg
  • 4.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