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凡法師佛學講座 佛法真義談消災祈福

妙凡法師佛學講座 佛法真義談消災祈福
【人間社 周美瑩 雲林報導】
2022-01-12
佛光山斗六禪淨中心,1月9日於虎尾高中演講廳,舉辦佛學講座。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虎尾分會承辦,斗六區各分會協辦。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講「從佛法真義談消災祈福」。來自雲林各地約250位的民眾,聆聽佛法的真義,學習消業的方法,並了解學佛修行的目的,於日常生活中,播種慈悲與歡喜,實踐「三好」的美妙人生。
「無常」帶給世間不同的美景。因為「無常」,大自然顯得多采多姿,人間也充滿奮鬥的力量。因此我們不要害怕「無常」,而是更應該感謝「無常」,因為它讓我們的人生,有更高的視野,讓我們的事業,有更遠的發展空間。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其實都是在說明「因緣果報」的循環現象。我們這輩子所遇到的、所發生的事情,都是過去世所造就而成的。就此推論未來過得好不好,就要看現在,我們做得好不好?
妙凡法師說有捨才有得,不捨就不得。「捨得」看起來是給別人,其實是給自己。他說佛教經典中有提到,從前有一位富翁非常的有錢,但是很吝嗇。有一天他聽到佛陀說法,人要生生世世富貴,要懂得佈施結緣。所以他想要繼續培福,廣結善緣。因此請教佛陀如何佈施,佛陀從地上撿起一枝草給他,教他把右手的草佈施給左手,在佈施的過程中,他悟出了一個道理,當右手給左手時或者左手給右手時,都是給自己,這就是佛法中提到的「因緣果」。
看起來我們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實是互相影響的、是同體共生的。所以「結緣」就成為一個啟動的力量。因為結緣所以會互相關心、如影隨形產生的緣分,就會多為對方設想,久而久之因緣成熟了,就會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現象產生。當我們懂得廣結善緣與佈施時,保持平常心不抱怨,繼續歡喜結緣,當因緣成熟時,最終還是會回饋到自己的身上。
妙凡法師提到「忍耐」是一種承擔、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鍛鍊。他說自己年輕時,無法體會忍耐的重要與道理。一直到十多年前,突然體悟原來忍耐是在克制自己的衝動、分別心、貪、瞋、癡、慢、疑,不好的習氣。不能忍耐的人,小則失去自由,大則失去性命,因為衝動而犯下的錯誤,導致懊悔的一生。
忍耐可以讓人開悟。佛經說忍耐可以成就戒、定、慧三學。因為忍耐可以管理好自己的身、口、意,所以成就戒學。因為忍耐沉得住氣,謀定而後動,成就定學。因為忍耐沈得住氣,三思而後行,成就慧學。當我們了解其中的道理後,就能知道如何運用「消災祈福」來改變我們的人生。
接著提到要有「認錯的勇氣」,懺悔就是認錯。生活中常常會有做錯事的時候,當我們做錯事時,如果能夠勇於承認錯誤,就能解脫,就能被接受得到原諒。如果堅持不認錯,就會過不去心理的關卡,導致人際關係的不和諧,製造更多的冤親債主。為了不要讓自己的心裡留下遺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能廣結善緣,勇於認錯,那麼未來世的因緣果報必定是好因好緣。
學佛修行的目的「不是厭離世間,而是擁抱生命;不是了生脫死,而是解決生死;不是消極空談,而是落實生活」。播種慈悲與歡喜,發大心並且有恆心的不斷精進,成就世間無量的大福。真正的消業祈福,就是「改變從緣起,現在就是未來,如果可以實踐三好,就能真正的消除業障」。

相關圖片

  • IMG_20220109_193425.jpg
  • IMG_20220109_193204.jpg
  • IMG_20220109_193604.jpg
  • IMG_20220109_194507.jpg
  • IMG_20220109_201404.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