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法社佛學講座 心事知多少

宏法社佛學講座 心事知多少
【人間社 黃惠雯 頭份報導】2021-11-07
在COVID-19疫情逐漸解封下,宏法社11月6日辦理2021年下半年的第一場佛學講座,邀請到佛光山文化院數位部主任妙耘法師主講「心事知多少」,現場近70位聽眾上了一堂心識課程,認識自己本來面目,重新思考當下。

佛教把「心識」說成是心裡面的一種活動,一種精神作用,它是沒有樣子,不會占據空間。法師說,眼、耳、鼻、舌、身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會感覺到的,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法師提到,「識」是了別的意思,也就是「心」的意念。人透過眼、耳、鼻、舌、身去感受,經過心識的了解與分別,看到的、聽到的不一定是真相,都由收進意識裡的經驗或畫面來判斷。

「我們習以為常,用眼、耳、鼻、舌、身來觀察世界,所得到的結論,是正確的嗎?用生活的經驗來判斷是非對錯,有沒有可能作出的是錯誤的判斷呢?」法師請大家開始對生活中,所下的判斷持保留的態度,也要大家相信這樣的態度會開啟全新的視野,用另一種「心」來看世界。

法師以多部影片來說明,提醒收進意識倉庫的東西要是對的、良善的,才能輸出好的對應,有堅持就有好結果。生命經驗是意識的種子,也就是業的力量,學佛可以改變擁有的力量。透過佛法不斷地訓練,懂得因緣,就有辦法對治困境。

法師最後鼓勵大家,想要改變自己,一定要從了解自己的「心」怎麼樣地運作、判斷這個世間上的事情,才能夠讓大家擁有改變的信心及力量,並且願意改變,在不斷地練習下,創造一個不同的、擁有佛教信仰的新人生。

與會者興華高中輔導室的主任張智欣提到,剛聽到講題「心事知多少」時,心裡有很多想像,也很好奇師父會從什麼角度切入,結果一切都和想得不一樣;法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討論現代人們在生命及生活上的因應課題。原來眼見不能為憑,而聽到的有時也並非你理解到的,是否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人生經驗資料庫的累積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問題的對應答案,或許沒有對錯,卻影響了下一步的行動。

張智欣女兒是蟠桃國小五年級張馨丹也分享,學到在人生遭遇的問題上,要去思考哪一個是對的,那一個是錯的,也從講座中獲得了要怎麼樣的面對自己的挫折,更要改善自我,進而不去傷害任何人的方法。

相關圖片

  • 2.jpg
  • 3.jpg
  • 4.jpg
  • 1.jpg
  • 5.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