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番流陶藝協會捐贈展 — 潘俊任老師】

潘俊任老師鑽研手捏陶至今二十餘年,以獨創的手捏技法,不斷的在探尋土的極限,為了能把獨創的技術傳承推廣 ,因而創立水番流陶藝協會, 凝聚全省北、中、南一群喜愛陶藝的朋友,一起為臺灣獨創的文化努力。

創始人姓潘而得名,而命名為“水番流”是有生命的,會動、會變、更會長大的,簡單的說,水番流就像人的姓名般,而不同的就是它是團體的姓名。

而水番流陶派的技法,除陶板、泥條、雕塑、掏空等傳統成型法外,就以手捏成型為最拿手,說到手捏好像大家都懂,但手捏成型的意思,也常被誤認與手搏手法相同,其實兩者差異極大。

陶藝創作就是把手捏邏輯化,除了藝術表達與設計功能提升,因手捏能改變土的密度排列,在不斷的捏塑中,將細泥與粗沙分別漸層的分佈在厚度的裡外,在捏製過程中,自然把精、氣、神融入,使得做出的作品更具靈性,所以本技法需要命名,因為它有別於一般對手捏的認知。一般提到手捏,給人的感覺就是粗糙、簡單、隨性,而水番流從嚴謹的「方法養成」到「熟練控土」、「美感比例」、「功能考量」、「藝術內涵」都是基礎要求,做陶不只是給陶新生命,是目標、提升陶在藝術創作的地位,不停留在給人只是冰冷的工藝表現,我們給它「溫度」、給它「柔軟」,不同的「皮膚」讓它呼吸,給陶土似能有生命的告訴我們,它要表達的是甚麼。

潘俊任老師在北中南皆有開班授課,而由其他學生所主持的水番流陶藝教室全省有十數處,往後介紹將會備載,歡迎有陶藝愛好者參與報名。

手捏乾坤 潘俊任「鬼斧神工」的陶藝世界 -新唐人亞太電視 台灣高雄採訪報導https://www.ntdtv.com.tw/b5/20220803/video/337124.html?

相關圖片

  • 1.png
  • 2.png
  • 3.png
  • 4.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