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來台系列報導佛指來台緣起佛指舍利報導兩岸教界長老感想恭迎佛指舍利音樂CD--善緣好運X   真身舍利向東來X

             •佛指舍利重現人間X   李唐王朝皇家寺院--法門寺X   佛指舍利來台祈願文安座祈願文

 影片精華集••佛指再現集錦X   法門寺猜想精華集X   佛指舍利與唐朝名塔X   從生命教育觀點來談佛指舍利X

 舍利來台記 錄片••223佛指來台安座典禮X   祈安法會X   226佛指於金光明寺安座典禮X   326佛指重返佛光山安座典禮X   祈願法會X

            •331佛指舍利返回西安1X   331佛指舍利返回西安2X   十萬人禪淨密三修法會X


                

 

倒塌後的法門寺,明代真身寶塔。

七重寶函,是供奉第一枚佛指舍利之八重寶函部份,最外層檀香木盝,出土時已殘毀。

雙鳳鎏金銀棺,供奉第二枚佛指舍利。

壺門座玉棺,供奉第三枚佛指舍利,靈骨(釋迦如來真身舍利)。

鎏金伽陵頻迦紋銀棺,供奉第四枚佛指舍利。

佛牙舍利塔

 

法門寺佛指舍利來台系列報導 ( 二十一)

真假佛骨?
   此次佛指舍利來台,十方大眾無不歡喜踴躍。當然也有人語帶譏諷的說:「誰知道這佛骨是真是假?」你當然可以選擇懷疑,這是每個人對生命的態度。佛陀曾說:「自燈明,則法燈明。」佛陀為我們張開一面鏡子,讓我們得以清楚看見每個人心中的本來面目,並提供我們方法以修行來撥開自我迷障,拔除身上的煩惱毒箭。直到智慧明瞭、明心見性,此時「魔來斬魔、佛來斬佛」又有何礙?《法華經》中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他對每個人都會尊稱對方:「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有些修行不好的人反倒因為心虛,而對常不輕罵詈誹謗、惡言相向。後來常不輕被授記成佛,得六根清淨,心無所畏。

  而嗔恨者如向空中吐唾,自取其咎。過去也曾有弟子問佛陀,佛陀常說若有佛住世,則大地平整、香華充滿。如今,佛陀都已經成佛了,為什麼我們看到的世界卻是凹凸不平、垢穢叢生?佛陀回答說,因為那是你們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而我所看到的卻是華嚴淨土呀!對於佛指舍利的真偽,關鍵在於我們存的是哪顆心?若心不誠,真的也會變成假的;如果心誠,假的也會變成真的。《如意寶珠金輪咒王經》說:「若無舍利,以金、銀、琉璃、水晶、瑪瑙、玻璃造作舍利..... 行無力者,即至大海邊,拾清淨砂石即為舍利,亦用藥草、竹木、根節造作舍利。」佛教界支持正大光明的複製影骨,就像緬甸佛牙寺內,目前即以象牙複製的兩枚佛牙影骨作為供奉。今天,佛指跋涉千里來到台灣,你從這方寸間的「小小佛指」看到了什麼?佛陀說:「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文/陳世賢)

法門寺佛指舍利來台系列報導 ( 二十二)

有德者才有資格供養佛陀舍利?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入滅時,阿那律尊者作此偈頌「捨離諸貪欲,得證淨涅槃。聖者寂滅時,心安穩堅定。心定不動搖,戰勝諸苦痛。心已獲解脫,猶如火熄滅。」來讚揚佛陀。
  佛陀在拘尸那羅城的娑羅雙樹下涅槃,由大迦葉尊者引燃柴堆,將佛陀的遺體火化於安迦羅塔。鄰近七個國家聞訊,均趕來想分得一些佛骨,卻遭該族人拒絕:「世尊垂降此土,於茲滅度,國內士民當自供養。」結果差點引發戰事,此即「八分舍利」事件。
  兩二千五百多年後,只要到該處悼念的民眾,都將此地的泥土視同佛陀化身一般,悼念後,也都想帶走一撮塔下的泥土作為紀念,如出一轍的「八分舍利」,卻不知已對古蹟的保存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到底這些人這麼做,是出於虔誠渴望迎回供養?還是出於貪欲只想獨佔?為什麼連挖出佛指舍利的西域高僧安世高,晚年竟然也想奪走佛指舍利?究竟擁有佛陀舍利的目的為何?「究竟誰才有資格供養佛陀舍利?」答案是:「有德者。」!
  金剛不壞的「佛陀舍利」承載了眾人的期望,擁有者如果沒有具備相當的德行與能力,就像小孩子欲舉重物,不僅徒勞、且反自傷。如同現代人信佛的多,拜佛的少;拜佛的多,學佛的少;學佛的多,行佛的少;行佛的多,證佛的少。因為人們多半有所求才去拜佛,但卻不知其所以然;或只讀會了佛學知識性的內容,卻不曾去實踐;亦或是沒有如法如律的修行,斷不盡煩惱執著而無法證得自在。
  誰才有資格供養佛陀舍利?這舍利指的不是物質性的,「佛陀的教法」才是佛陀留下來的真身舍利,才是我們要供養的對象。佛教徒常以「大德」尊稱對方,被稱呼為「大德」的人都該認真地去思量這兩個字背後所代表的意涵與期許,我們是否已具備了供養佛陀舍利徒的基本德行?(文/陳世賢)
 

法門寺佛指舍利來台系列報導 ( 二十三 )

如何供養舍利?
   以現代博物館的立場來看「佛陀真身舍利」,這可是擁有兩千五百年以上歷史的珍貴古物,但我們卻從未聽說有人討論「如何保存舍利」這類的主題,或許正因為舍利本來就具有堅固不壞、擊之不碎、燒之不焦的特性,故無需特別考慮要保持恆濕恆溫這類條件。人們比較關心的多是該如何供養舍利?
  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曾經記載,僧伽羅國(即今斯里蘭卡)的國王對於國寶佛牙舍利,每天三日「用香水香末濯洗焚燻,備極恭敬供養之至。」而從法門寺地宮裡,我們也看到了由王室所供奉的數千件希世珍寶。
  民國四十六年,章嘉大師圓寂時曾留下數百顆各色舍利,負責圓寂典禮的委員會曾提供幾項規定供迎請舍利的民眾參考:
  一、供奉舍利必須用金屬藏塔,或檀香、象牙、玻璃等塔。
  二、舍利應用紅花等適當物品保養之。
  三、舍利應供奉於佛堂或其他清淨地點。
  其實,供奉舍利並無所謂的最佳方法,恭敬心才是最重要的。民間普遍流傳的供養法是將舍利保存在舍利塔中,內置白米、藏紅花、綠茶葉。白米在金朝不動上師的「蒙山施食」儀軌中即作加持之用,亦普遍用於開光應供。而香花有精進之意,此三物或為主食或為經濟作物,有五穀豐饒的吉祥象徵,在顯密兩教皆有加持力量的效果。
  舍利塔外可以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供」獻於桌面,以上是物質上的供養。然後以念佛、拜佛、誦咒、禪坐等方法作修行上的供養,並迴向六道眾生。以此方法供養舍利,能堅固道心、清淨身口意三業;經常瞻仰頂禮,有助於生起悲心、厚植福田;這也是加行助緣,可成就道業,並藉由舍利廣結善心,饒益有情,福慧雙修。
  至於人死後有沒有燒出舍利,並不能作為修行層次高低的依據,所有舍利的存在其實只為了一個唯一的理由,那就是「渡眾」。(文/陳世賢)

法門寺佛指舍利來台系列報導 ( 二十四 )

舍利爭奪戰:
   「舍利」既然被佛教徒視同無價之寶,自然會引起歹徒的覬覦,這夥人用盡手段,無不想從舍利身上撈筆橫財,現在網路上竟然也有人在叫賣舍利,姑且不論其舍利真偽,光是這般假佛教之名的「出賣佛骨」,就讓人搞不懂他們到底是為了供養自己、還是要供養佛菩薩?
  佛陀留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舍利,而「舍利爭奪戰」也從佛陀荼毗的那一天開始就不曾間斷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差點造成八個國家兵戎相見的「八王分舍利」。但根據《大般若涅槃經》記載,第一個來搶佛陀舍利的並不是人,而是護法天神帝釋天,他宣稱佛陀生前答應要給他一顆牙舍利,此佛牙現在供奉在忉利天。
另一枚佛牙供奉於印度揭陵頻伽國,然由於國內發生內戰,王子便帶著舍利逃到斯里蘭卡。據載西元一二八四年元朝忽必烈派船隊到錫蘭,便是為了奪取佛牙舍利。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果真俘擄了斯里蘭卡的國王和佛牙舍利,「皇帝並於皇城內莊嚴瑞壇金剛寶座貯之」。  不過,明成祖隔年便釋放了國王及舍利重返斯里蘭卡。一五五0年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登陸錫蘭,將佛牙強行送往印度果阿的地方燒毀,雖然傳說燒毀的只是影骨,不過誰也無法證明。如今佛牙被奉為斯里蘭卡的國寶,供奉在坎底市的馬拉噶瓦佛寺。
  在中國,《宋高僧傳》記載三太子哪吒亦收藏有一枚佛牙舍利,後來將之送給道宣法師,宋徽宗時曾迎至王宮供奉,後來不翼而飛,從此不知下落。而南朝高僧法獻也曾從于闐帶回佛牙一枚及十五粒舍利,原本供奉在王都建業(即今南京),永明文宣帝轉送到上定林寺供奉,在梁武帝時被竊,隋代時又再度出現,從此佛牙舍利跟著皇帝在兵荒馬亂中沈浮隱現,數度易主。直至一九○○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僧人在被炸成焦土的靈光寺招仙塔中意外發現佛牙舍利,並保存於現址。
  只要人的貪念不去,舍利爭奪戰就不會有完結的一天。一九八七年,當法門寺佛指舍利出土時,也曾發生過幾次驚險的盜竊事件,所幸佛指無恙。此次佛指來台,戒備更是森嚴,除了舍利寶塔加裝防彈玻璃,另外有四層人力重重護衛,二十四小時寸步不離,誓死守護佛指的安全。(文/陳世賢)

下一頁

 
 

倒塌後的法門寺,明代真身寶塔。

第一枚佛指舍利(影骨)

第二枚佛指舍利(影骨)

第三枚佛指真身舍利

第四枚佛指舍利( 影骨 )

佛牙及兩顆小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