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主法和尚開示

心念決定一切/慧勤法師

回目錄

不論老參或新參,大家都希望在莊嚴的道場裡能與佛相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這艘船已開在此,你也已來表示得救。不管你是念大聲金剛念,重點心有無定在佛號上,念佛不必念得很激烈,念順即可;若你的體力一天就用完,明天就會很辛苦,自己要善調。

到極樂世界靠什麼去呢?「心」。念念不忘阿彌陀佛,真實的西方不是用眼睛看,它也從未離開我們的心,「把心看好」如同打開電視頻道,就可看到我們想看的節目。因此「把心打開」找到開關就非常重要,開關就是修道方向,打開開關極樂也界即現前,於是我們就有信心了。人在娑婆世界不斷輪迴,業力-造作-結果,常言惑(無明)--業(造作)--苦(果報),所以,我們要從心下手,從智慧中逆轉心的力量。在日常生活裡,人們常無恴中造作,但通常不察覺,例如:路上滑了一跤怪別人,貪求瞋恨也怪別人,愚痴不懂因緣…等等。欲離開惑業苦要有方法來對治的,像閱讀祖師大德的聖言量,能使人離苦得樂而解脫,把我們的心重新調整。

再來,要登到極樂世界,須累積善行的福德資糧,如何把阿彌陀佛變成自己修行的法輪?帶你航向清淨、自在、自由的地方?須一句佛號念到一心不亂。把心集中起來,凡事進入三昧,力量即不可思議;記得:心是最重要的,時時保持正念,這樣每一次來打佛七,都可看見改變的力量,進而找到修持方向而達成目標。

念佛生信心/慧法法師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不論修持任何法門,建立信心非常重要。要像金剛一樣堅定,才能克服種種煩惱障礙,當問題來時,有佛法即可迎刃而解。第一次到監獄弘法時,氣氛冰冷,心裡毛毛的,鐵門一關又一關。但當大家搭上海青後,看起來都很莊嚴,後來大家就跟著法師念佛。當我在開示時發現,有一位死刑犯眼睛瞪得很大,隔天還說要來找我,他來的時候,手上拿著用報紙捲的東西,讓我不知該如何,結果他是要告訴我:「很高興能參加念佛共修,開示內容很受用,於是請人寫了一篇心經捲好要送給師父,念佛讓我信心很大,每一次都讓阿彌陀佛開我智慧。」從那一次開始,我就對念佛很有信心,十年在監獄中進出,對那些有苦難的眾生,要有包容和悲心,若能扭轉,他們還是社會上有用的人。

日本江本勝博士用水作實驗,對水說好話,零下結冰後用顯微鏡看結晶體非常漂亮,如同佛經所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若能敞開心胸念佛,所有的細胞都在念佛,血液也會愈乾淨而少煩少惱,病痛也會減輕。我的母親曾經有一天在爬樓梯時,覺得腳底刺刺的,居然是踏到破碎的玻璃,但因為念佛專注,腳在踏著的當時都不知覺。舅舅癌症開刀時,他看到別人的表情都很痛苦,但自己因為念阿彌陀佛,卻感覺清涼,因為念念虔誠,他還看見虛空中寫著一句「你要放下」。生病並不絕然是壞事,佛陀也有十難,遇到障礙,還是一句佛號,哪怕是一個念頭都會形成未來的因緣果報。

台灣人作實驗,種水果時播放佛經,而獵狗卻變乖了,動物和人一樣都是有靈性。內心的世界很重要,用清淨心,每一句佛號都會加持,即可離一切病苦惡難。每個人都是未來佛,要與佛法相應才能信心堅定,所謂感應是內心產生的信心,即使餘習現起,藉著諸佛菩薩的眷顧,也可消災十八萬億劫以來的重罪。

念佛觀照自心/慧得法師

業識的投胎,在三界六道裡多生累劫,因地若正確,可在因緣法性裡看見機會。佛七中,若一日乃至七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資糧可具足、煩惱會斷、智慧會提升,生死就在每個當下一念,正所謂:「人成佛成,是名真現實。」這是利他的大悲法門。

前些日子到少年監獄浴佛,發現裡面的生活二十四小時都有錄影存證,讓我想起大師的話:「事無不可對人言。」我們平時積存太多隱藏的祕密,在往生那一刻都會出來作主,業識不會饒過你的,修行人沒有怕人知道之事,做對的事要保持謙卑的觀照,做錯時要向佛求懺悔。欲望太大時就容易被奴役了。這時,要從信仰、自心淨土,感受觀音菩薩遍灑甘露,把福德因緣建立在眾生身上的慈悲心,佛光山是個解行並重的道場,人間佛教完全是為了眾生需求而設。繫念彌陀要念念不忘,從家裡出門時有無帶著佛號?還是帶了妄想執著不放下?檢查自己,進入山門口時,身心的欲望有無放在一邊?否則來七天很容易做白工,要常常觀想手上拿著一顆炸彈,腳要踩到地雷了,這樣的時刻心還會亂嗎?

善導大師言:身要專禮(拜),口要專稱,意要專念。能專注念佛,就具備了戒定慧的概念,因為心清明時,就跨過了萬古長空,請彌陀住在心裡面,借他力來影響自性的光明,當下力量就會十足。遇外在境界時,也能緣起正見不動,空性照破煩惱,佛心作主,非業心作主,我是佛,所以佛作主。無上的修大法,就在感應力和菩提道業之下,從佛光法界而利益十方眾生,這時不論七秒或七天,你已經掌握大自在、體證大解脫。

無限的可能性/慧知法師

佛教談的時間是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例如:談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自我的認識都是來自於過去。談發願,願生西方淨土中。法會的最終實踐就是在構築未來。態度是邁向未來,推向未來的力量,也因為發願,讓未來充滿無限希望。生命的本質是痛苦,所謂苦集滅道,但可選擇從痛苦走向快樂,認識本質是起點,正因為這個重生的起點,縱然無始劫來養成的根深柢固習氣,也願意在無限的時間裡,展開這個起點,願意在未來際投身修道,邁向全新的人生。

三時繫念的第二時,引用永嘉大師證道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六道輪迴就在眼前,但覺悟時已超越一切,大千世界亦不存在。彌陀經文的意涵總不出唯心淨土和本性彌陀,都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彌陀並非端坐在上面,唯心是念佛的目的,這是每位蓮友應有的態度。平時,我們接受太多的是非好壞,但若心理建設夠,能強化心中無比勇氣面對一切,淨土就在繞佛的每一步,西方就在每一句佛號裡。

布農族的耆老喜歡帶小孩到湖邊,問小孩:「湖水的顏色是藍還是綠?」隨著在山坡的高度看下去,有不同顏色的投射,但耆老最後會帶小孩爬到很高的山坡上,告訴孩子:「祖先告訴我們湖水非藍也非綠,它是青色的。」心如工畫師,世間上種種好壞來自我們的分別,我們要歡喜的起點,還是悲觀的終點?需要我們跳出邏輯,累積光明能量而正面思考。

有一位大企業的董事長到一間香火鼎盛的宮廟抽籤,想為公司求一支好籤。不料,這位董事長抽到的卻是下下籤,當同行的人正想幫董事長解套時,董事長回身說道:「這一切都太好了!我的公司現在事業正如日中天,抽到下下籤看來公司的營運最壞的狀況就是現在,而現在已是如日中天了,再經營下去只會更好不會更壞。」所以只要打通觀念的死結,不放棄不投降不認輸,這將是一個美好的起點。

用清淨心念佛/慧靜法師

講念佛主要根本在哪?「除心中結業。」結業是指煩惱,煩惱哪是外面給我們的呢。一切都是心中生起,我們常抱怨因緣不好、沒有貴人、沒有福報…但如果能時時把握念佛的清淨心,哪怕一點點,你的煩惱業就會減少,倘若沒有把覺性和清淨心保持住,煩惱業會生生死死,即無明業起時,我們要透過念佛來讓業減少。

有心修念佛,念念即佛號,即自心,念念都是覺心覺性在念。大師取名「淨業林」,就是要來清淨我們的煩惱業,如同混濁的水,不要動搖它,慢慢它會變清澈而看到實際的情況,我們的業也是一樣,要用佛號來沈住我們的心。一般來說,念佛到最頂點,大眾一聲「阿彌陀佛」,全部都沈靜下來,只剩下木魚聲,此刻的所緣境應該要非常清楚明白。若此時,你茫然你的專注力該放在哪?表示你開始妄想--過去、現在、未來的一些事,慢慢浮現。這時,你要參:念佛是誰?到底是誰在念老半天呢?如果當下清楚明白,藉著念佛專注而找到能觀的覺性,進而提升,但如果只嘴巴念太快而失去正念,那就是有口無心。尤其是私底下做密行時容易求快,反而讓念佛品質有落差,念佛是口念而進入心念,這種念法,心會很踏實。

來打佛七要訂功課,非受八識種子業力推動而念,知道如何抓住清淨的覺性。「南無阿彌陀佛」不管由快到慢,由慢到快,都能專注而產生定力,繼而觀照業識種子念頭的淨現,最後能照見五蘊皆空。從觀像念佛到實相念佛,在空性慧之下所緣境看得到,覺性能展現而讓能所兩忘,當下沒有分別,掌握權在你手裡,即能體會念佛的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