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堂開示錄

字級大小:

A-

A

A+

煩惱的製造過程(上)---心定和尚

回目錄

前面曾經說過,只要我們的六根對著六塵產生了六識的分別作用,就會一直不斷地製造身、口、意三業。關於這方面,我要從十二因緣來分析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如何從過去世演變到現在世以及未來世的過程。從中讓大家體會到:修行必須從持戒、修定、觀慧下手,才有辦法斬斷生死的流轉。

煩惱的方程式──十二因緣

在十二因緣裡頭,「無明」與「行」是過去世思想上與行為上的錯誤,今生的「識、名色、六入、觸」這幾種是今生的感「受」。從感「受」以後就繼續產生一些行為,所以「愛、取、有」是今生所造的,來生就有「生、老、死」。因此「無明、行」是過去世所種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今生所受的果。「愛、取、有」是今生所造的因;「生、老、死」是未來將要受的果。這裡面要用修行來對治的是「觸、受、愛、取」,只要能對治這些,就有辦法斷除煩惱。

(一)觸

當我們六根接觸到六塵境界的時候,就產生接觸。這種「觸」有「可意觸」(合自己心意的感觸)及「不可意觸」(不合自己心意的感觸)兩種。這些接觸都是「與無明相應」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內心都潛在著一種自我的思想、一種自我的執著。只要心裏的念頭是在想:「我要怎麼樣子、我想怎麼樣子、我認為怎麼樣子」,都是在跟我執相應。

(二)受

一接觸以後,適合自己心意的就會產生一種「樂受」──快樂的感受。遇到樂受時會希望染著、擁有、佔有這個東西、這個人、或這個環境。相反的,遇到「苦受」時則希望排除、打擊、破壞、消滅對方。所以接觸以後就會產生一種感受,感受以後因為念頭加深、印象加深,使得心裡頭的思惟力量加強,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身體的行為和語言的行為。

(三)愛、取

心意再不斷增強的話,必然是這樣子:對於所喜愛的境界(可愛境),就一直念念不忘,想了又想,這個階段我們就叫做「愛」。這時候是屬於意業,而且是很強的意業。內心裏對可愛境(人、事物、東西)產生了染著心,黏住了,不放了。整天想,一有空檔就想,事情做完了就想到這件事或這個人,這種狀態就叫做「愛」。有了「愛」的力量來不斷加強這個意念,讓意念產生強烈的染著,自然就會產生身業、口業行為出來(唯識學稱為「現行」),這時才叫做「取」。

(四)有

採取行動以後,就會留下一股投胎轉世的力量。這股力量在十二因緣裏叫做「有」;在業力的理論裏稱為「無表業」。如果以唯識學來說,就是薰習到阿賴耶識裏成為「習氣」。用現代話來講,就是成為我們的「記憶力」。各種記憶力的強弱成分不同,會引導我們將來投胎轉世的方向,但總不出於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這三界之內的「愛、取、有」屬於「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投胎到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力量)。所造的業,都是三界內的:或者是善的行為的業、或者是惡的行為的業,還有不動業。我們打坐修定到了入定以後就稱為「不動業」,因為身、口、意在禪定中不起念頭,沒有行為。這種不動業將來可以升到天上──或者欲界天,或者色界天,或無色界天──總之都是在凡夫的境界裏打轉。

與無明相應的這些「觸、受、愛、取」都超不出在三界之內輪迴生死,所以說「愛、取、有」以後,一定會有生、會有老死。來生再繼續一樣的從「識、名色、六入」產生「觸、受」,「觸、受」又產生「愛、取」,「愛、取」再產生一股強大的有表業,同時立刻构成無表業的力量。這些記憶力又再繼續的投胎轉世,引導我們形成另一個個體出來。人從過去到未來就是這樣子,一直不停的輪迴。

煩惱的種類

「愛」、「取」裡頭的「取」又分為好幾種:

(一)欲取

對五欲的色、聲、香、味、觸,也就是大家一般常說的財、色、名、食、睡,這種欲望的貪念、染著、追取就叫作「欲取」。欲取當然會產生很大的力量,對家庭方面有感情的染著,對兄弟之間有財產的爭執,對於社會的名利、權力、地位,這些追求就更強了。

整個社會對五欲的追取都會產生很大的力量,嚴重的或者謀財害命,或是情殺、什麼的。像社會裏的議長、副議長、幫派老大被槍殺,這類事情目前台灣層出不窮。這種事情總不出於色、聲、香、味、觸、財、色、名、食、睡……等對五欲、權力、男女的追取,可見它能构成那麼強大的力量。

(二)見取

另外在思想、見解方面,這方面包括人生觀、哲學的執著,這種叫做「見取」。這種見取有民進黨的、有國民黨的、有什麼黨的。哲學方面的有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的。總之,不同的哲學思想會產生極大的力量,造成宗教與宗教之間的衝突,比如基督教與回教幾百年的戰爭。民主集團和共產集團因為思想而引發世界大戰,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

(三)我語取

對於個人自我的自體愛(喜愛自己)、境界愛(喜愛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也會產生強烈的染著,使得我們對這個「我」一直念念不忘,一直非常的愛護著。而且認定有自我,從過去延續到今生。今生一旦死了,一定會再繼續投胎轉世。這種見地是一種「我語取」,唯識稱它為「補特迦羅」我執(指有情對自己的執著)。對自我的強烈染著也能构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投胎轉世就是以這個力量為主。

(四)戒禁取

其他在修行方面,有的人認為這樣的修行可以解脫生死,有的人認為那種修行可以解脫生死。在一般人來看,可能認為那是毫無意義、浪費時間,可是他認為那個方法才是解脫的不二法門。這種自以為是的修持方法如果是錯誤的,就叫做「戒禁取」。戒禁取也會构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帶著我們去投胎轉世。

所以對於「取」這方面,有很多種執取、追取。大概來說,可以分為這四部分:影響自我生死輪迴的「我語取」、間接思想哲學方面的「見取」、對於五慾方面的欲取、對於修行方式的「戒禁取」。而每一種都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帶領我們再去投胎轉世。

這些都是經過自己的思想以後,認為對的就不斷去喜愛它,包括對自己的(自體愛)、自己所擁有的(境界愛),也包括思想方面的、見解方面的。所以從「愛」而後「取」,當這個「取」表現出行為來的話,我們就必須用「持戒」來控制。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