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堂開示錄

字級大小:

A-

A

A+

纏心、禪心---永本法師

回目錄

為什麼禪堂要讓你們喝茶,也讓自己看看,在動的動作裏面,你心念忘失了沒有?是不是連喝茶這個動作,你還是能夠很清楚,你的每個動作,每一個心念,每一個當下,都能夠清清楚楚,去體會每個當下茶的味道,自己的動作,自己的心念。當然參禪的方法非常多,不管你是初參或者是老參,你抓住要領了嗎?用盡所有的止觀,或者各種的呼吸,調和的方法,也包括參禪裏面所用的話頭,但是整個參禪過程,離不開四個次第:收心、攝心、安心、無心。

第一個「收心」:坐上蒲團,要把六根向外攀緣的心收回來,專注在你的所緣境的上面。也許你的所緣境是話頭,也許是呼吸,如果是呼吸,當然就是要將你的心繫在鼻端或丹田上面,專注一處,把外在動亂雜念妄想紛飛的心,透過你的專注,遮除在外。可是你要收心,必須下一點功夫,因為日常生活,我們很容易被眼前的形象、耳根所聽到的一些音聲動蕩,失去我們的所緣境。所以,平常我們很喜歡說,也很喜歡看,甚至很喜歡聽。進了禪堂就要學習,把你的六根收攝,把你的心念歸在你的所緣境的上面。

第二個「攝心」:專注心念當下,參話頭、數呼吸。各種的禪法的作用,其實都是一樣的。進到第二個層次,你會發現,縱然在收攝身心的當下,還是有一些妄念會來衝擊、妄想會跑出來,平常所接觸的人事物的影像也會出現,包括我們心中所想的,在第二個階段,陸陸續續都會出來。可是你能不能放下平常所接觸人事物的影像,甚至所想像的心念,還是收攝在你的所緣境的上面下功夫?這需要一點恆心。因為在收攝身心中間,還要用一點恆心、用心,甚至願意用一點苦功。雜念來了,還是回到我的所緣境;警覺雜念妄想,就馬上要放下,趕快再回歸到所緣境上面來專注。就像猴子本來是蹦蹦跳跳,現在你用繩子把他綁在樹上,他不習慣,就會跑來跑去、跳來跳去。我們一下子要收攝我們的心念,妄念當然很多,但是收攝妄念過程,跑出去了再收回來,跑出去了再收回來,久而久之,你的心念自然而然就能安住在你的所緣境上面了。能夠安住在所緣境上面,就進入第三個「安心」的階段。

第三個「安心」:心能夠在所緣上安住,平常妄念雜想也慢慢能夠調伏。這時候,如果觀照力不起,就容易進入昏沈。當然初學也會昏沈,可是到了安心的階段更容易昏沈。初學的人是粗昏沈,調上功夫的人常常會有細昏沈的狀態,說你在專注,確實在專注,可是你的力量已經鬆散了;說你在睡覺嗎?沒有!我還有感覺。坐在蒲團上面,還有知覺,還知道在收攝身心,但專注力已不夠了。

所以在安心的階段,很重要是止跟觀的部份,你能不能很清楚觀照所緣境,沒有妄念、沒有雜想、非常的專注。專注的當下,也沒有起昏沈;自己是非常的清楚,觀照每個呼吸的出入,每個當下。尤其你話頭的人,自然而然會生起疑情。有這樣止跟觀的功夫,身心才能達到調和,也才能夠進入欲界定。但是能夠安心,心止一處,不是把你訓練成木頭人,而是在蒲團上面,用止的功夫,開發你的覺性。在清楚觀照的當下,還要進入第四個「無心」的階段。

第四個「無心」:無,是空慧的意思。空慧的理念,必需透過經典印證。要了解止觀最後實踐內涵,乃至禪法裏面基本的中心理念跟思想,乃至禪基本心境。今天我想提供幾個參禪理念,一些基本觀念,給所有同參們作參考:

有學僧問禪師:「什麼叫做奉?」奉養的「奉」。

「奉」在禪堂裏面,講的是虛偽的習氣。我們參禪的人,如何才能夠去除這些虛偽的習氣?這是修禪第一個觀念。

因為平常我們害怕失敗,我們怕得失,我怕別人看不起,我也怕別人不知道我行,所以我們一直在撐,用很多面子去裝飾,這叫做我相。

一個參禪的人不能放下,這個虛偽的習氣,怎麼有直心入道?

洞山禪師回答這個學生說:「洗淨濃粧為阿誰?」意思就是說,我把我臉部所有這些化妝品,全部都洗淨了,我究竟是為了誰呢?

這象徵我們參禪的人,一直在蒲團上面參究,你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乃至於你放下世間的五欲六塵,放下世間的工作塵務,來到這邊參禪,究竟是為了什麼?

「子規聲裏勸人歸」,子規是杜鵑鳥,杜鵑鳥的啼聲叫子規,就好像杜鵑鳥一直叫他的孩子,回來吧!回來吧!你坐在蒲團,你想去除所有煩惱,不是要回歸自我嗎?不是要找回你的真如自性嗎?

「百花落盡啼無盡」,花朵般的執著煩惱,慢慢掉落了,但是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回到你的自性,般若的智慧,光明的自性裏面,這不就是參禪的目的嗎?

「更向亂峰深處啼」《禪藏~五家語錄》p462,雖然千般的執著凋落了,面對世間的五欲六塵,這麼多的陷阱,這麼多的誘惑,你還是不斷的要提醒自己,要找回你本來的面目,我們參禪的人第一個觀念。學學放下我們虛偽的表相,只有放下心中所有的得失,放下需求別人對你的肯定,你才能做一個自在的人。所以第一個觀念,要學習放下我們一些虛偽的習氣。

梁武帝碰到達摩,他一直問:「我度僧、造寺、無遮大會、講經說法,我有多少功德?」

達摩說:「沒有功德。」

什麼叫作功德?「功」,是「見性」。「德」,是「心中的平等跟清醒」。

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在日常生活裏面,面對一切,他能擔當重責,他不會挑剔,也不會抱怨,也不會分別厭惡喜好的心。他也不會跟煩惱相應,他只是隨順因緣在成就他自己,也在成就別人。

臨濟宗的義玄禪師,有一天拿了鋤頭在田裡工作,遠遠呢?他的師父黃檗希運就走過來,義玄禪師拿了鋤頭跟他的師父招呼。

黃檗禪師就說了:「我看你好像累了?」

義玄禪師就回答:「我連鋤頭都沒有鋤,我怎麼會累了?」

義玄禪師意思,是我心中覺得沒有鋤頭,我心中也沒有覺得我在工作,心中既然沒有鋤頭,沒有工作的負擔,我怎麼會累了?我們也是一樣。

在修行的過程,慈悲喜捨,可是你有把這些的相,放在心裡面,告訴自己我在行善,我在行慈悲,我在喜捨嗎?坐禪是一種見性跟覺悟的修行方法。如果把坐禪當成一種目標,每天比賽,誰坐的時間比較長,誰參加的次數比較多,坐禪就成為一種折磨,一種負擔。

參禪的人,必須把這些外相的觀念放下,自自然然在每天的生活裡面,什麼時候不可以坐禪呢?縱然動蕩的環境裡面,如果你心中都保有很高的自覺性,也不就是參禪嗎?

做事沒有做事的壓力,行善沒有行善的感覺,坐禪把他當作是生命的一個部份,自自然然的,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自在的人。

有學僧又問洞山禪師:「什麼叫做共功?」我剛才說「功」,功德的「功」。他是見性的意思。共功呢?是共同生命的真理。

他問:「什麼生命共同的真理?」共同生命的真理,如果學佛的人每個都知道,世間是無常、是無我、一切都是緣生緣滅,這是生命的真理。

人有生、老、病、死,外在事物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現象,我們沒有辦法永遠保持建康,也沒有辦法永遠保持青春美麗。我們的因緣際遇,也沒有辦法掌控,任何一個人,都不知道我們下一分鐘的命運在那裡?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這就是無常。他是你沒有辦法主宰的!

可是在這個真理裡面,我又如何生存?我又如何能夠修行?

洞山就回答:「不得色。」縱然外境一切世間的現象緣生緣滅,一個修道參禪的人,他是不為外境所迷惑。

這個學僧還是不太清楚,洞山良价禪師他就說了一個偈頌:

「眾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萬別千差明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新。」《禪藏~五家語錄》p462

意思說生命共同的真理,站在人的角度,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佛性,在法界來說是法性,依人來說修道的角度,叫做佛性。每個人都有佛性,眾生諸佛都是一樣平等的,佛陀證悟之後,為什麼在靈鷲山上面,他會拈花,迦葉微笑,而成為禪宗公案;以心傳心,用我們的真如佛性,心心相應,才能夠契入佛道。

可是這樣的心念,是眾生諸佛都有的,可是為什麼?佛是佛,我們是我們,「山自高兮水自深」,因為每一個人的佛性,都必需靠自己去開發,佛告訴你很多的修行方法,只有靠你自己去發覺,乃至於靠你自己去開發,佛也沒有辦法幫助你。你要開發你的佛性,必須去除心中的塵埃,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萬別千差明底事」,雖然事項上面、在真理裏面,各種的因緣業報不同,可是每個人的佛性都是平等的。從各種業報因緣際遇裡面,難道你沒有看出,生命真理的本來面目嗎?不同的業報、不同的因緣、不同的際遇,那是緣生緣滅,因為每個人因緣,呈現的果報就不同,可是每個人呢,都要還自己的因緣,甚至還你自己過去的願、過去的因。

如果你懂得生命的真理,你就知道,你修行也無非是讓你自己,在當下的因緣裡面,成就你的過去好的因緣,自己也創造今生、未來光明的智慧。所以每個人的修行功課都不一樣,也許你的修行功課是你自心的病痛,也許你的修行功課是外在的是非煩惱,也許你的修行功課是自找麻煩,因為庸人自擾之!

自己忙碌在事項上的追求,造成自己綁自己,如何做個生命的主人,在真理的底下,學習開發我們每個人的自覺心。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在蒲團上面的第一步,不是要培養你的自覺嗎?如果一個人都不能自覺自己的因緣際遇,自己的根性,自己的病,所謂的病並不是指報身上面的病,而是指我們整個身心上面的,不能開發覺性的根源,就不明為修道者。

既然談到「共」,談到「見性」,要做一個見性的人,當然在生活上面必然要學習超然的態度,做一個超然的自我,在禪來說,叫做「不共」。

有學僧又問禪師:「什麼是共功?」在見性的生活裡面,如何能夠回到真如自性。

禪師就回答:「不共。」《禪藏~五家語錄》p462

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在現實的世間,所扮演的都是不同的戲碼,在家、出家,男眾、女眾,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性向,不同的社會地位,可是我們能不能在這樣的世間裡面,還能夠優遊自在,能夠從這些社會價值地位身份裡面,還能夠保有自我的自尊,跟純淨高潔的本性,那就必須要參禪。

因為參禪,是從禪師很多公案書法裡面,去找尋自己一條自覺的路,因為禪不是知識的了解,也不是結構上的認知,他是一種領悟,一種直覺;我們必需在日常生活裡面自己去領悟,自己去察覺本來自性,有沒受到環境所扮演的不同戲碼所束縛。在禪者的心態裡面,是不能有一絲絲世間求名求利,甚至求佛的心。

若人求佛,世人失佛。若人求法,世人失法。因為你有執著祈求的心,這是佛門外道,佛陀告訴我們的是往內追求,自己本來的自性。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外面所有身口意,不當的行為,向無邊的眾生去慈悲喜捨。這樣的心境,才能夠「自淨其意」。

自淨其意才是三世諸佛教導眾生,直接契入佛法的根本法門,學禪的人乃而直入心性。你有向外追求的心,本身都是葛藤,也是一種負擔,甚至於在參禪的路程來說,還是叫做外道。

洞山禪師他就告訴這個學僧:「頭角才生已不堪」,如果我們有一種心念想要強出頭,在道場裡面,怕別人看不起,怕別人不知道我的能力,不知道我行,一昧的在大眾裡面去出頭,有這樣的心,在真理的面前是很難看的,因為真理的大道平等、慈悲、覺性,沒有這樣的虛偽的心,當然就沒有辦法契入真理。

「擬心求佛好羞慚」,如果我們一個參禪的人,有一點點祈求佛祖保佑,讓我有財、有名、有利,祈求佛陀保佑我,凡事都能夠順利。這在證悟之道來說,還是沒有入門,你要覺得羞愧、慚愧,為什麼還沒有自覺性?心中還沒有力量去承擔,自己生命上的一切挫折,表示我的自覺力還不夠,我內心的般若智慧還沒有開發,只有在無邊的歲月,無邊的因緣情境裡面,不斷的慈悲喜捨,但是行善沒有覺得在行善,你也不需要別人對你的讚嘆!也不需要別人對你的回饋,更不需要別人對你的肯定,一直默默的做你應該做的事,這才是禪者的心。

修學禪定當然有很多的法門,但是縱然入門處不同,但是,修道人的心懷,最後,證悟的境界是一樣的。修學止觀的人,如果你不知道止觀最後的情境,是達到空、假、中三觀的中道正觀,是一般世間的實相,一般的實相,就等於我們回歸到真理的本來面目。參禪的人,若不知道禪者的心境,一昧在話頭裡面止住妄想,不在日常生活你每個當下自覺性去看去開發,只能成就你的枯木槁灰禪。

參禪方法非常的多,入門處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今天提供給大家的一點禪者的觀念,是所有大乘經典共同的理念,雖然,依禪者來說非常重要,但是一般學佛的人也必需要觀照的,乃至於要時時觀照反省覺知的。禪七快要結束了,如果你在禪修的當下,能夠找出自己修行的方法、甚至於參禪的基本目的跟方向,也不失你這幾天禪修。所有的同參,繼續參吧!希望回歸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如自性的般若光輝裏面,去成就你自己,也去成就一切的眾生。阿彌陀佛!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