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朝山
首頁>宮廟介紹

彰化南瑤宮 天上聖母蔭外方

【人間社記者 黃惠雯 苗栗竹南中港報導】

被政府定為國家三級古蹟的彰化南瑤宮,除了因媽祖顯靈庇佑,而有「彰化媽蔭外方」的嘉譽外,顯靈事蹟更時有所聞,還保留跨時代的獨特建築與動人的本源故事。

相傳在清雍正年間,一位名為楊謙的陶工,自嘉義笨港前往彰化瓦磘工作,他隨身攜帶笨港天后宮的香火袋,將香火掛在工寮內,當地居民見夜放毫光,認為是神明顯靈,於是地方仕紳集資塑造了一尊媽祖像,放在福德廟內供民眾參拜,十分靈驗;因此,在乾隆3年(西元1738年)另建「媽祖宮」供奉,此為南瑤宮建廟之始。

民間習俗中,十分重視追本溯源,南瑤宮在「謁祖進香」時,有感於楊謙從笨港天后宮將香火傳遞而來,於是每次回笨港進香時,都會刻意到楊家祖屋拜訪,但楊家人認為沒有「神向人」拜謁的道理,因此向南瑤宮請求分靈一尊媽祖聖像供奉於楊家,此後,就成為「神與神」之間的感恩情誼;但楊家媽祖是私家奉祀,一家之力,不足以完善所需,南瑤媽祖前往拜謁時,發現楊家媽祖的神袍已破舊不堪,因此就將身上的一身新神袍換給楊家媽祖,成為「換龍袍」的獨特習俗。後來,楊家家道中落,子孫絕嗣,輾轉之下,「換龍袍」的禮俗已遷到2002年新建的笨港天后宮舉行,但神明間的情誼已成美談。

觀音殿是南瑤宮,也是全台頗具建築特色的建築,它誕生於日據時期。最初興建時,本預定為南瑤宮正殿,此殿堂因受當代流行建築影響,建築融合日式與巴洛克式風格,但標新立異的新建物,遭受到信眾的排斥,只好在此殿堂前方另設一座正殿,留存下來的這棟建築,成為如今的觀音殿,也是跨時代的古蹟。殿內有銅製天花板、十八羅漢洋式框架壁飾及日式神龕,閩南式、西式、日式風格齊聚一堂,不僅保留了當時的文化,也在建築史上享有一席之地。

南瑤宮媽祖的神駕前往發源地嘉義笨港進香,由來已久,也因此衍生出「媽祖會」的特色。2011年一群熱愛媽祖的大學生與社會青年,組成「媽祖青年會」,將彰化媽祖的信仰傳承視為自身使命,發動大批青年隆重舉行「一齊尋歷史,承行古香路」徒步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南瑤宮恢復徒步笨港進香,最早成立的「老大媽會」至今也正逢成立兩百周年,亦將正式登錄為國家重要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