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朝山
首頁>宮廟介紹

苗栗慈裕宮 福蔭群黎300年

【人間社記者 黃惠雯 苗栗竹南中港報導】

苗栗縣竹南中港慈裕宮,俗稱「中港媽祖宮」,又稱「中港媽」,素有「小湄洲」之稱,主祀媽祖,迄今已有300餘年歷史。

慈裕宮創建自明永曆12年(西元1658年),位於中港溪畔的塭仔頭,當時為土屋茅茨建造,後隨先民開墾中港的足跡,而內移至中港南門口。清乾隆48年(西元1783年)因位近大陸要津,商賈密集,地方父老遂集資重建,嘉慶21年(西元1816年)修建。

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因「彰泉械鬥」事件,廟宇遭焚毀,又因原廟址地勢低窪,每逢風災必淹,經地方人士精心勘測,擇定「浮水蓮花穴」為現今新廟址,歷時12年遷建,於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完成。民國74年(西元1985年)8月由內政部指定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

慈裕宮正殿是一座通面寬七開間、三進兩廊帶左右兩護龍的合院建築,三川殿前後左右結構勻稱,為其平面的特色。石雕是慈裕宮裝飾的主體,前殿中門的一對青斗石獅,是目前所知該宮最早的石雕作品,而前殿的蟠龍石柱,則是慈裕宮僅存的一對早期龍柱。90年代慈裕宮擴建增修後殿凌宵寶殿,共為6層樓,2樓主奉武財神,5樓主奉玉皇大帝。

在竹南中港地區,端午節除了龍舟競賽,還有另一項年度民俗大事,便是由中港慈裕宮所舉辦的「洗港祭江」,此活動深具地方特色且富含歷史意義。「洗港祭江」的由來,相傳是康熙末年先民一為祈求生活平安,二為感念親人同胞渡海來台或出海捕魚不幸犧牲,因此在端午祭典時,在竹南鎮中港溪出海口設壇拜祭江海冤魂,是中港地區特有的民俗宗教活動。

竹南中港慈裕宮總務曾販義表示,因為受到前苗栗縣縣議會議長饒鴻奇和獅頭山勸化堂董事長黃錦鏽的邀請,2013年參加佛陀紀念館的神明朝山,今年再度受邀,當然要一同前往參與盛舉。慈裕宮招待組組長洪得隆提及,2013年佛館神明朝山活動隆重盛大,宗教融合的景象讓他深受懾服,內心感動又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