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心培和尚教授身心安住之道
佛光山台北道場11月15日八關齋戒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為戒子及信眾宣講「人間佛教―身心安住之道」,心培和尚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信眾開示:「如何安住身心?」精要,再佐以禪宗公案及自身修習所得,詳細解說,幽默引導並歡喜領眾唱誦〈菩提心〉、〈迷悟之間〉,現場及線上近600位與會聆聽。
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開場提到,現代社會充滿焦慮不安,科技愈發達,人心反而愈無法安住。八關齋戒的功德非常殊勝,遠超七寶布施,能幫助身心安住,持戒能帶來安定並開發智慧。感謝心培和尚為戒子正授並教授大眾身心安住之妙方法。
心培和尚說,人間佛教發起菩提心修道,其成就功德殊勝,不可思議。發心修道,能淨化內心無明煩惱,感得善因好緣,累積福德資糧,讓今生與來世充滿佛法的智慧光明。分別就,安住在慈悲喜捨上、在發心立願上、在般若智慧上、在禪定戒法上、在淨念禮拜上、在淡泊謙卑上、在放下自在上及在學習滿足上等八種例證,詳細說明安住身心之妙法。
《華嚴經》云:「捨離瞋患增上慢,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慈悲喜捨即是四無量心。心中若能不離柔和忍辱、不離慈悲喜捨,時時自我檢查,所行布施、持戒、忍辱等有多少,即能得到很大快樂,這就是安住在慈悲喜捨上。
將身心安住在發心立願上,過去諸佛成就佛道,皆因發願而成。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發五百大願,成就佛道;藥師如來為滅除眾生病苦,發十二大願,成就琉璃佛國。大師曾開示:「每日不時的發心,不時的立願,發心會增加力量,立願能確立目標」。
「如何將身心安住在般若智慧上?」心培和尚接著說。《般若心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人不能愚痴、執著,如果我們能時時用般若觀照,以智慧處理事情,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大師曾慈悲開示:「一個人假如每天都能有半小時的時間,把身心安住在禪定裡,整個生活都合乎戒法,不但少煩少惱,也會養成律儀禮法的生活,必為人天歡喜。」這就是安住在禪定戒法上。《六祖壇經》云:「外離相為禪,內不亂即定。」禪定的定義,就是精神統一,意志集中,也就是令心專注一處,遠離散亂浮沈,而達到平等安詳的精神狀態。
接著就身心安住在「淨念禮拜上、淡泊謙卑上」,心培和尚也以大師開示說明,信眾每天可以在家裡,早晚花個15分鐘,禮拜佛菩薩聖像十二拜,或半小時二十四拜。在禮拜時,每禮一拜,可以自由念佛5聲或10聲,久而久之,身心自然獲得清淨。我們的生活上一切所需足夠就好,物質應以儉樸淡泊為要。與人交往能以謙卑待之。待人處事虛心謙讓,所謂「如是因,如是果」。
最後,就身心安住在「放下自在上、學習滿足上」,心培和尚勉眾,人生背負了太多權利名位、物質財富、人情事故、是非得失等,負擔太重,應該學習放下。古德云:「天堂在哪裡?知足常樂是!」一個修行人,若能學習滿足,生活自然快樂。滿足就是富貴,滿足就能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