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道場清明直播 淨心共修報親恩
【文: 胡琇媚 台北報導 】
佛光山台北道場4月3日起舉行為期三天的清明慈悲三昧水懺暨華嚴法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險峻,首度改由信眾在家同步誦經禮懺。大眾參與踴躍,偕同家人線上修持替代掃墓,每場皆有近千人與會。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清明以法供養先祖,觀想十方法界及當下受苦眾生一起清淨心念,最能體現冥陽兩利。
孝順是佛門重要戒律,《梵網經》云「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孝順也居淨業三福首位,《觀無量壽經》「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星雲大師昭示,最上品孝順是引導父母具正信信仰,可免除現世煩惱且累劫受惠,屬於生命境界的報恩。
滿謙法師提到,慈悲三昧水懺出自唐代悟達國師的因緣。悟達國師未顯達前以平等心與罹病的迦諾迦尊者結緣,後來被尊為國師後生人面瘡,痛不欲生卻藥石罔效。悟達國師前往四川尋訪迦諾迦尊者,知人面瘡原是千年血海深仇受一念憍慢感召而生。迦諾迦尊者示以三昧水洗滌,才得解冤釋結不再糾纏。
「病從業生,業從心生」,業障由一念無名所起、由貪嗔癡所生,所以至誠發露懺悔、發願不再毀犯便可消弭業障。《業報差別經》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因此遇到病苦或阻礙,讓「善心一處住不動」,用代表正定和正念的「三昧」清淨身、口、意三業, 即能轉變業緣、摧破業果,「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心能發動眼、耳、鼻、舌、身造作種種善業及惡業,主宰人生禍福興衰。但人的心念往往從自我出發、難以觀照別人,滿謙法師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参」提醒「善知識」的重要。《華嚴經入法界品》「第39-3卷」,文殊師利菩薩勸善財童子發菩提心後,引導他參訪德雲比丘、海雲比丘和善住比丘,讓善財童子得受傳念佛法門、普眼法門,以及「若來、若去、若行、若止,隨順思惟觀察,即可獲得智慧光」的無礙解脫門。
經典云「意常為首,起業為最,心意清淨,即受善報」,當下世界秩序受疫情轉動及束縛,人的煩惱因疫情而生,滿謙法師鼓勵信眾此刻將心念從隨境妄想轉為內觀,利用外務減少的機會淨心禪修、研讀經典,以集體正念及善心轉變共業,即是自他兩利。
這次因應防疫,清明慈悲水懺法會改採線上直播,國際佛光會台北仁愛分會會長楊碧雲表示感恩,在疫情肆虐時能安住家中共修,讓中風臥床6年的父親有機會一起誦經,祈願大家能反觀自照、修善止惡,找到內心的寧靜。般若分會孔女師姊憂慮疫情日益嚴重、心疼親友染病,遠從美國跨海連線,熬夜圓滿每場法會,懇求諸佛菩薩慈悲加被災情,除卻人們身心恐懼,讓疫情早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