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念佛煩惱止 菩提心發即淨土
【文: 朱玥、胡琇媚 台北報導】
12月11日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與佛光山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蒞臨台北道場,為信眾開示念佛法門的殊勝與修習心法。心保和尚表示專注念佛使煩惱不生,當下娑婆與極樂世界等無差別;慈容法師強調「三聲」、「三時」、「三到」和「三要」的念佛要點,並以甫出版的「自覺人生、莊嚴身行」一書與眾結緣。
心保和尚提醒,「人累生累劫流轉於六道輪迴,唯有透過修行成就福德智慧,才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慈容法師指出眾多修行法門中,星雲大師以念佛是最好、最方便的修行方法,過去曾在宜蘭舉行彌陀佛七,連續26年未曾間斷。
念佛可以安定身心、開啟智慧,是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時發菩提心,誓以48大願接引眾生,因此只要一心念佛、發願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即可帶業往生淨土。淨土二祖唐善導大師每日念佛十萬聲;隋智者大師每坐必面朝西方、雙手合掌、心念時時與阿彌陀佛相印。
關於念佛的心法,慈容法師強調「三聲」(1.大聲念—對治昏沉;2.追頂念—持續不斷;3.小聲念—制心ㄧ處)、「三時」(平常時、忙碌時、臨終時)、「三到」(口到、耳到、心到)和「三要」(信心、願心、行心)。心保和尚提醒念佛當下要緣念眾生、廣發菩提心,才能與諸佛菩薩相應,且「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慈容法師並以甫出版的「自覺人生、莊嚴身行」一書與眾結緣。此書集結早年在電視佛學院講授佛門禮儀的內容,總計34講,包含僧團及在家居士的生活起居、行住坐臥、生老病死及修行次第等面向。星雲大師推崇此書既重要且實用,是慈容法師在佛門六十餘年對各種法會和儀軌的經驗集結,不僅能釋疑解惑,也為學佛者提供自我修持和與眾共修時須具備的常識和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