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廖麗珠 摘錄 圖:網路截圖 】
佛光山台北道場法務監院有住法師,於8月25日早課《地藏經.卷上》後開示道,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歸宿,不管你生活在哪個地方,都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生活的地方。生活在這個世間上需要有一個歸宿,一般談到人生的歸宿,都是以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概念。除此之外,我們的生命其實也需要有一個歸宿。今天要跟大家談,在《佛法真義2》裡面,大師給我們人生需要的家庭。
生命的歸宿當中,當我們來到人世間生活,基本都需要有一個安住的地方,可以讓我們完成一日生活的所需。不僅只有人而已,所有但凡有生命的生物都需要有生命的歸宿。例如,鳥類經常以大樹上或屋簷下為巢,又如人類不喜歡的蟑螂、老鼠類,廢棄的倉庫或居家的牆角是它們安生立命之所。又,自然界中的昆蟲動物,寄生在樹葉上面,而樹葉就是這昆蟲蝴蝶的家。螞蟻也需要有它的歸宿,經常以土洞作為居住的地方。
世間上,凡是有生命的,都需要有一個可以讓他生存,屬於他歸處的處所。動物尚且如此,人更是這樣。而人要生存在哪裡呢?一般人都生活在自己所屬的家庭裏面,人間生活都需要有基本安住的地方。問題來了,「家在哪裡?」是我家的地址上的家,OO市OO區…。家真的在那個地方嗎?
大師在榮總心臟手術後, 整個恢復期長達30多個小時,都在迷糊中,當恢復意識後跟醫生說的第一句話就說:「我要回家!」醫生問:「你要回哪個家?」次時師父反思,對啊,我要回哪個家呢?當時候,心想自己已經出家60多年了,哪裡還有家!從榮總回佛光山又太遠了,最好就是回到病房裡。在病房中有徒眾、有許多關心他的人在等著。(以下摘錄PPT內容及大師《佛法真義2》第287頁,我們需要三個家庭)
家是什麼?「回家」是一件歡喜的事。家庭要,和順、和睦、和好。有家人,相依相親、相互尊重的歸屬感。缺點、毛病,能諒解、能包容。大師說人要有三個家,即色身之家、慧命之家、解脫之家。
色身之家:這個家是我們「色身歸屬」的所在,它讓我們白天外出,晚上有個地方可以回家。但是這個家庭,只能穿衣吃飯,只有親人、朋友相聚。因此聰明的人,除了這個有形有相的家庭之外,他還有一個信仰上的「法身慧命」之家。
慧命之家:這個家庭是什麼?就是他信仰的道場。他可以到道場裡去增加信心、增加慈悲、增加道德,可以在這裡學習做人處世。所以第二個家庭「慧命之家」,就等於是我們人生的加油站,等於是學校,等於是百貨公司,可以購買人生所需要的各種法寶,可以讓我們學習很多的知識與本領,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充實與提昇。
當你有了信仰的、道德的、精神慧命的家庭之後,人生就會不斷的成長。比方說,你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你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或者你信佛,不是光求佛、拜佛,也可以行佛。從這種法身慧命的家庭裡,能夠修學成熟以後,將來必定可以升格、超越,到達一個最高的目標,也就是第三個家。
解脫之家:這個家,是天堂、是淨土,是極樂世界,都是看你的因緣。你從第二個「慧命之家」所修學而來的功德,會長養你、資助你,成為你的資本,幫助你移民,到達第三地的一個理想國土,那才是真正能讓我們安住身心、禪悅法喜的一個「解脫之家」。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三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