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講座 -《六祖壇經要義》

台北道場 姜霞萍撰寫

佛光山台北道場5月18日八關齋戒佛學講座,恭請佛光山長老院長老、佛光山文化院院長、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暨中華總會理事依空法師主講「六祖壇經要義」。法師一開場即讚嘆戒子,能把握每月一次八關齋戒集中火力身心用功,精進修持。六祖聽聞經文就能得悟,萬法本在自心,非關文字,學佛要跟對善知識,獲得正知見,二六時中思維法義,找回自心,悟得般若智慧。

《六祖壇經》是唯一以「經」命名的中國佛教祖師之著作,在佛弟子心目中,視如佛陀之經教,影響遠大。現存《壇經》版本﹕敦煌本、惠昕本、契嵩本、德異本及明代以後唯一的流通本宗寶本。差異較大是慧能與弟子問達部分,後出版的添加不少。依空法師綜合內容,以1.家世2.取名3.黃梅求法4.與《涅槃經》的因緣5.黃梅謁祖6.密受衣法7.避難棲隱8.風動幡動10.曹溪傳法11.朝廷詔請入12.示寂咐囑,讓信眾更快速了解《壇經》思想主軸。

一般觀念,以為《壇經》的基本思想,出自於《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還原《壇經》的中心思想,六祖去黃梅會五祖弘忍大師前,遇無盡藏比丘尼讀《涅槃經》而悟得人人平等佛性思想,從敦煌本二偈子中分析印證,《壇經》中心思想,是《金剛經》般若性空、《涅槃經》平等佛性、《維摩詰經》頓悟法門的結合。

接著,依空法師從《六祖壇經》思想十大特色切入:一、讀誦經典;二、重視大善知識;三、出家與在家;四、坐禪、禪定;五、定慧等~定慧不二;六、對傳統持戒態度;七、般若性空與佛性思想的會通;八、頓悟法門;九、無相無住無念﹔十、出沒即離兩邊。我們住在哪裡?強調以無念、無相、無住為修行法門,清淨自心、虛妄假相不分別、隨緣曠達,人人能明心、見性成佛。

六祖之名有稱惠能或慧能。惠者,以法惠濟眾生;能者,能作佛事。又言:慧能,慧:智慧、聰明,為「智義」 當屬六度之「般若」。惠:惠濟、惠施,為「施義」,當屬六度之「布施」。六祖肯定是位偉大的善知識、大智慧者,教育弟子時而開導時而威喝,通達如實自性,慈悲、憐憫、權巧方便為眾生說法。

依空法師博學多聞,諸經融會貫通,生活妙喻靈活穿插,深入淺出巧妙詮釋,令人會心莞爾﹔大眾飽嚐法乳甘露之餘,確實能在日常生活印證,改變想法,收穫滿滿意猶未盡。

活動照片

  • _DSC3852.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