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 廖麗珠 台北報導】 2022-01-04
2022年佛光山台北道場首場佛學講座於元旦舉行,禮請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主講《那先比丘經》—聖僧與賢王間之般若問答。他以深入淺出方式闡釋佛教基本教義,如緣起、無明、輪迴、善惡業報等。本次講座採實體與YouTube同步播出,近500位信眾歡喜聆聽法宴。
「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呢?」妙勤法師問道,是因為有貪瞋痴緣故;若想要去除貪瞋痴,只有勤修戒、定、慧。佛法的智慧就是「超凡入聖」,而凡夫欲修學聖道則有四法:「第一是親近善士,第二是聽聞正法,第三是如理思惟,第四是法隨法行。」
「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法師接著說,出家戒法就是解脫戒法。讚歎在場及線上佛弟子能在新年第一天參加戒會,勇猛精進,可以增福增慧。並以那先比丘與彌蘭陀王,有三世因果之因緣,暨從賢王善問,聖僧妙答中導入緣起。
彌蘭陀王問那先比丘:「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誰是那先?為何剔除鬢髮出家做沙門、生死輪迴、何謂智慧、又智慧住於何處等。」法師闡釋:「那先聖僧答,凡夫若能修持六度波羅蜜,聽經聞法、開發心意。此人今世安樂,來世能升天,安享天福。深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人安穩最為大利。人知足最為大富。人有所信為大厚。泥洹道最為大快。」妙勤法師接著釋示,凡夫有信仰是最大厚道,涅槃寂靜,貪瞋痴永盡,即是最大智慧。又,那先是誰?一切都是因緣合和,脫離不開緣起、緣滅。再,「人死後是快樂或是痛苦!」死後,若心念仍執取、貪著不捨貪瞋痴,則有如生龜脫殼;反之,則和平安祥。
「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法師總結,智慧有如明燈,可以照亮無明,斷除一切煩惱。強調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修道人需常念「食存五觀」,心中常存感恩,並常問自己堪受此供養嗎?勉眾常觀照信仰,才能達到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五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