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迎財神 實踐佛法最富貴
文/胡琇媚
「諸佛菩薩為財神,佛法是寶藏」,大年初四佛光山台北道場以殊勝的大悲懺法會歡喜接財神,住持滿謙法師同時開示觀照法門,以日本佛學大師松原泰道的精神養生法,期勉在日常生活用心觀照,感受佛法猶如涓涓甘露法水滋潤心靈,就能具足健康、長壽及「信、戒、慚、愧、聞、施、慧」七聖財。
觀照法門是佛陀揭示重要的修持法門,金剛經說觀照「緣起性空」,即觀照實相的智慧。滿謙法師進一步說明,觀照是發現自我的過程,用心觀照周遭萬事萬物,破除心中的好惡成見,當身口意三業清淨,就能如同觀世音菩薩一般,觀萬法皆得自在。
「日本百歲佛學大師松原泰道的觀照方法很值得學習」,滿謙法師指出,松原泰道從65歲開始著作、講學,103歲的人生,總計完成130部著作,重視精神養生是他長壽的秘訣。松原泰道精神養生法源於自己人生的三段經歷,讓他體悟到「心態健康最重要」、「一切稍縱即逝,對人對物都要用心珍惜」、「生命是別人給的,要用懺悔和布施的心創造萬物共生的世界」。這也形成松原泰道精神養生法的「三不原則」:1.不勉強(不好高騖遠、不做違反常軌的事);2.不浪費(珍惜時間和別人的善意);3.不懶惰(自己的事自己做、維持生命熱情、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松原泰道的人生哲學和星雲大師不謀而合,致力把艱澀的佛學經典寫成容易理解的著作,也推廣人間佛教和佛教生活哲學。松原泰道認為人生分成兩個階段:養家活口、為別人而活的「打基礎階段¬」(50歲前),以及創造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我階段」(50 歲之後),星雲大師也提倡「二度人生」,就是為國家、社會貢獻心力後退休,要到各階層當義工,自覺行佛為自己創造生命的意義。
最後,滿謙法師期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觀照法門,每天觀照自己是否落實新春的發願、不忘初心,透過觀照發現真實、純粹的自己,點亮自性光明的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