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在中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基督教也有「七天創造宇宙」之說,甚至七天一週,每週日要上教堂作禮拜一次;在佛教裡則有禪七、淨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
🌿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於是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民間的七月,彷彿「鬼影幢幢」,其實在佛教裡,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
🌟所謂佛歡喜日,源自於佛世時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來臨,所有僧侶皆不外出托缽,只在山中林間打坐經行,專心修持,此稱為「結夏安居」。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到了七月十五日這天,也就是安居結束之日,所有僧眾一一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等待佛陀的印可,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又稱「佛歡喜日」。
🍀從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廟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佛光山一直提倡七月是乃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功德月」、「報恩月」、「孝道月」、「福田月」、「僧伽月」。
🌸也配合節俗舉行「瑜伽燄口」、「三時繫念」等普濟十方一切幽靈、功德回向一切眾生的佛事法會。法會當中除了解除餓鬼的饑虛之外,最主要的是為他們說法、皈依、受戒,使其具足正見,不再造罪受苦,早日脫離苦趣,成就菩提。
☀️因此,佛門中的施放焰口與民間祈安免難的中元普度,其目的與意義自是不同,不但普度亡魂,並藉此慈悲普濟、莊嚴隆重的法會,接引更多人,獲得更多社會人士的共識和參與,而達到改善民間殺生、浪費的「普度」風俗,誠可謂「生亡兩利」,實應大力推廣。
-------
😊台北道場官方網站
https://www.fgs.org.tw/tpevihara/
❤️歡迎訂閱台北道場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fgutaipei/videos
👀人間大學IG
https://www.instagram.com/fgutaipei
📖台北道場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pvi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