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道場佛學講座《般若心經》的生活觀

台北道場佛學講座《般若心經》的生活觀

【人間社記者 廖麗珠 台北報導】

「《般若心經》生活觀」,佛光山台北道場3月2日佛學講座主題,邀請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暨三好體育協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主講。700信眾湧進14樓如來殿,聆聽法益,歡喜信受。

慧知法師表示,《心經》是一部通往自心的經,也是一部講自己的經。他引用星雲大師開示:「科技可以讓我們登陸月球,但無法登入我們的心!」。再問,我們如何找到自己回家的道路,把自己的本源探究出來?

「大師怎麼解讀空、有」。慧知法師再度引用星雲大師的觀念表示,空是水,有是波。空是水性,有是波浪。空是「理」,真理的依據,有則是「事」,同樣的道理,就可以成就好多事。空是精神,有則是物質。空是一,有則是多。空是平等,有則是差別。空是性,有則是相。如果沒有差別又怎麼知道平等呢?

星雲大師說忍耐有四步驟:「面對它、認識它、承擔它、轉化它」。面對老死問題亦應如是。慧知法師接著說,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用「無」來更積極面對老與死,沒有老也沒有死,更沒有從生命中除卻老死這一回事。強調,老與死是一種狀態,與其要厭離他,不如好好的面對與應對。

慧知法師以「一朵山茶花的般若」公案,分別說明:「盛開的山茶花的因;花瓣掉落的緣;空枝與花瓣的果。」透過「空觀」的巧手,重新賦予枯枝生命與價值,「粉碎」了該有的過失與遺憾,在落花風情下品一壺清茶,得「人間大自在」。

最後,法師以佛教讓我們透過空的視角,重新認識這個世間,做出應該有的積極面對,自在地遊戲在每一個不同的歷程中,而不是只有情緒反應,更要悟知當下的我應該要怎麼做,做為今日講座的結語。

活動照片

  • 36820.jpg
  • 36818.jpg
  • 36819.jpg
  • 36830.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