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耕致富講座】洪蘭、林一平「從二十一世紀的腦科學看人生、物件也可以有頭腦」

  • 首頁
  • 活動訊息
  • 新聞回顧
  • ※【生耕致富講座】洪蘭、林一平「從二十一世紀的腦科學看人生、物件也可以有頭腦」

【人間社記者 陳奕穎、王進良 台北報導】

佛光山台北道埸「生耕致富」專題講座,邁入十周年,3月19日首埸迎向Al心世紀由洪蘭教授與林一平副校長談「從21世紀的腦科學看人生―物件也可以有頭腦」揭開序幕,現場座無虛席,吸引1100位聆聽,及網路台灣好TV手機線上直播、YouTube、FB、HappyTV,總受益者近11萬人。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林一平教授開場直言21世紀當Al機器人已能在遊戲、西洋棋、圍棋戰勝人類時,隨著科技便利人工智慧快速成長,透過大數據、物聯網及人工智慧的串連可以做很多事,為人類帶來更大的方便,但虛擬智慧猶如脱繮野馬,目前台灣法律跟不上Al發展,亦成為有心人犯罪工具。

林一平談及Al的危機,並舉例說明利用手機、感測器等工具,可以遙控炸彈傷人,金融犯罪、窺視隱私權等,他認為科技發展需建構在人文素養深厚,並以真善美及利生的道德涵養為基礎所發展出的科技才是對人類有幫助,駕馭機器人做有益之事。

Al是人腦創造出來,無需害怕被取代,洪蘭教授首先以紐約客雜誌的圖片,呈現出未來人類向機器人乞討,來說明21世紀孩子需要什麼能力,才不會被機器人取代?人學習語言的方式就是Al數據的概念,從一堆資料中找到規則,她說一個行為做了一萬小時,就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21世紀Al無法取代的關鍵元素,洪教授以影片說明,機器人彈鋼琴、拉小提琴、作曲家,人會的機器人都會;但唯有人道關懷、創造力、彈性化是Al無法替代,她述說人的大腦神經機制是一種骨牌效應,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吸收大量的知識會成為創造力;當有了知識之後一個人能走多遠?唯有從服務社會、保持熱忱方能利益更多人。

面對Al時代,如何善用Al而不要被它控制?林副校長表示,科技方便如同算命可以預測未來,幫助人類做很多事,更需要人文素養、品德教育來提升自己,有能力判斷善用工具,不要被Al控制,面對孩子身教重於言教,當孩子的朋友尊重多元發展。

洪蘭教授説明,家庭是小孩最早的學習埸所,父母是最直接的老師,在Al時代更需多溝通教導孩子,品德比什麼都重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父母需終身學習,給孩子有超越自己的空間,成為小孩的榜樣,她鼓勵孩子多閲讀快速吸收訊息,且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照片

  • L20180319洪蘭+林一平-昭 (4).jpg
  • L20180319生耕致富報到 (7).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