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佛青年座談會」 沉澱思考再出發

【人間社記者 廖麗珠 台北報導】

佛光山台北道場7月29日在海會堂舉辦「行佛青年座談會」,由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現場50名佛光青年、都市佛學院學生及近10名叢林學院女眾學部法師互動交流,會場座無虛席。妙凡法師以新作《人生是過堂》一書,作為今日座談會分享的主軸,期勉在座做一位行動佛陀,將佛陀的慈悲、智慧、歡喜、信心散播到人間,讓人間到處充滿正能量。

妙凡法師以自身故事分享,出生在嘉義,自11歲起即對信仰產生高度好奇,尋尋覓覓追求真理,走過山澗水邊。在求學時期曾經是基督徒,每周參加禮拜長達三年,沒有間斷。後因被要求受洗,並被告知若不受洗,當洪水來臨時,無法獲得諾亞方舟的救贖,乃心生恐懼而離開教會。過年期間另有因緣,參加一貫道主辦的活動,自認也不是所要追求的真理。他強調:「一個好的信仰,可以成熟自身的生命,不能因為恐懼與害怕而無知的追隨。」直到進入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習佛法,才真正領悟人間佛教為終身信仰。

《人生是過堂》一書中提及:「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突然覺得人生其實就像過堂般,每件事情都只有擦身而過,別人經過我們,我們也經過別人,誰都留不住誰。」10分鐘的閱讀時間,讓每位青年幹部選擇一篇文章,分享自己所看到的感覺。

北一分團、北二分團及宜蘭幸夫愛兒園的青年於會中踴躍發言,侃侃而談。例如:〈佛陀捨身飼虎,算不算自殺?〉引申探討佛教的器捐觀念。一位青年從〈和以前一樣,不可能〉,分享在因緣合和的當下,所有的存在都是暫時的,佛陀告訴我們要把握當下,要創造未來。現在都會變成過去,欣賞當下每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信仰,讓我完整〉一章中的主角Sophia也親臨會場,分享當年自己勇敢說出「我是佛教徒」的自信。要不斷肯定自己的信仰,愛你所選,選你所愛。年輕人要選擇接受自己,喜歡自己,才會有人喜歡你。

在〈訂做人生〉中,青年分享感受到讀書擁有一個清楚的人生;而〈護生〉的啟示,讓人感知人生不只是面對生死、勝敗,該哭就哭該笑就笑。〈呼吸,單純的哲學〉,青年分享表示沒有過不去的事情,為何不願放下它?有個法門告訴我們,心依然住在呼吸中,練習專注,拋開一切烏雲不快。

對〈不怕〉、〈無有恐怖〉、〈大哥級,分別心〉、〈自卑與自覺〉等文章,青年一一分享,看著傳遞中的麥克風,青年的眼中流露「換我、換我」的熱切性。妙凡法師讚嘆,台北的青年確實與眾不同,熱於分享且思想有深度。

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於專訪中,特別引述甫獲「星雲真善美終身成就獎」的戰地記者弗利曼的話:「如何讓戰地的孩子跟我說實話。唯有歡喜對方與傾聽。」同樣的,跟年輕人相處,也是這兩件事。一是,歡喜對方,對方就喜歡你。一是,傾聽。在傾聽中即是傳達尊重。他說:「生命本來就是照鏡子原理,一切唯心造。書中〈心動〉、〈心無罣礙〉兩章,即是探討什麼心態就會產生什麼結果。」

此次舉辦的「行佛青年座談會」,妙凡法師表示,主要希望透過座談會讓大家認識佛學院。最後強調「真理在每個人的生命裡,每個人也都有內在智慧和慈悲,有沒有機會被啟動,佛學院就是這個啟動的因緣。」

會後,由台北道場有住法師代表住持覺元法師致贈結緣品,邀請所有青年常回道場,道場是每一位青年學子生命、信仰中最堅實的後盾。

活動照片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