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道場八關齋戒戒會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 台北報導】

「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佛光山台北道場6月18日舉行「八關齋戒戒會」,近400位戒子藉由一天一夜的修持,在沉靜專注的 修持中與心靈對話。除降伏心猿意馬的思緒,仿效出家人清淨無染的生活,更提升了「戒定慧」的心靈層面。
  
八關齋戒戒會,由香海旅行社執行長依照法師為戒子授證,講授戒律的意義在於不侵犯的自我規範,和清涼自在的修持。台北道場監院覺興法師於過堂時開示,「何謂了解生活?出家與在家有何不同之處?」除說明佛門中人該具有的慈悲心,更提醒時時流露大悲心,將守戒之心融入生活之中,面對逆境時,心何所居的重要性。

台北道場住持覺元法師於會中開示,講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菩 薩」的意涵與五十二階位的修行、「延生普佛」的意義與八十八佛大懺 悔文的由來內容及禮拜功德,除戒子外更吸引了上百位助念團員前來共 修聽經聞法。
  
覺元法師指出,「菩薩」為覺有情,是有大道心的?生,能發大悲心者皆可稱為菩薩。提及菩薩從不為己,只為了成就?生,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是為?生所立之願;又舉惟寬禪師說:「我是佛」在不執著,無你我分別,一切平等性之上,明白人人皆有佛性,了解一切事理就不會起煩惱。
  
談到,「菩薩的五十二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說明信願行,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深信之後即能安「住」身心,進而「行」一切修行法門,在慈悲喜捨、惜福結緣、禪淨戒行、慚愧感恩的實踐下,受持成佛的戒行之法,累積一切善法的福慧資糧才得以功德「迴向」;這才開始進入初地乃至「十地、等覺、妙覺」。此外,現階段我們聞法要著意,在面對不順遂之事,思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想法。佛法能解、能除世間一切苦厄,時時親近、讀誦、思惟觀察才不會被無明所縛,即便不能馬上釋懷,也得慢慢學習。因為法身慧命是自己的,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他人造作身口意三業或傷己、或傷他,行者應祈求三寶慈愍眾生,令其覺醒、回頭轉身、懸崖勒馬。
     
世間所有一切都要符合「戒法」。覺元法師就以「供僧」,談成就法師的學業、道業與弘法事業,以農曆7月供養僧伽的淨款,培養法師的佛學根基,以利遊化十方弘揚佛法的如來家業。進而提到,佛滅度後,佛弟子要以戒為師,除了授戒外平常更要記得誦戒,才不會忘本。在十信中的「念心」,說明菩薩要常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及念天,精進勇猛、少欲知足、給人善巧方便,更要勤修「三福行」,以「世福、戒福、行福」孝敬父母、侍奉師長、讀誦大乘經典、受持齋戒、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覺元法師在戒子禮拜八十八佛之後開示,「延生普佛」是普遍恭敬、普遍供養十方諸佛之意,點出八十八佛的由來及出處,出自於《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藥上菩薩教示修行者若能稱五十三佛,則生生之處常值遇十方諸佛以及《佛說決定毘尼經》舉出若人犯五逆無間罪業當於三十五佛哀乞懺悔,即可滅除。覺元法師進一步說明,透過禮敬諸佛,懺除業障,以至誠心供養三寶,必能福慧智增的延生自己的法身慧命。

圖說:佛光山台北道場「八關齋戒戒會」中,住持覺元法師開示,為近400位戒子講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菩薩」的意涵與五十二階位的修行、「延生普佛」的意義與八十八佛大懺悔文的由來內容及禮拜功德,吸引了上百位助念團員前來共修聽經聞法。

活動照片

  • 未命名-1.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