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蒞臨「台北道場梁皇寶懺法會」開示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 台北報導】

佛光山台北道場在10月15日九九重陽節前舉行《梁皇寶懺》法會,連日來慎終追遠,出席法會虔誠拜懺的民眾超過7000人;10月18日晚上,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蒞臨法場為信眾開示「四無量心」的功德力。
  
「釋迦牟尼佛比彌勒佛先成佛,是因為釋迦牟尼佛修讚嘆法門。」星雲大師開示,佛光山推動「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是取法讚嘆法門;大家參加《梁皇寶懺》法會就是修三業清淨,將所修功德回向大?,回因向果的利益,等於是把功德存在銀行。大師表示,回向功德沒有好壞、等級之分,就像一塊麵包一個人吃,跟回向給千人、萬人共享的意義是不同的,所以說「心量有多大,願力就有多廣」,能將麵包回向給天下最需要吃麵包的人,是同體的大悲心。
  
大師提及,「四無量心」的「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是無限的。「慈悲」是給人快樂歡喜,能利益一切?生,為別人解除痛苦,在「喜捨」時,更要尊重別人。大師強調,所謂「財進山門福歸施主」,佛法不僅要觀想、還要懂,能捨才能得,做功德要有歡喜心,所以「行解並重」很重要。
  
大師提到,「惜福結緣利人天」除了以自己的功德利人,人我相處要有自覺的工夫外,法會的進行不管是天上還是人間,皆能受益。況且佛法講究平等,無論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一律平等。在修行道上如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就能領悟到其中的妙不可言。
  
此外,大師提及「禪淨戒行平等忍」,以《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可以度化大眾,尤其「忍」的力量非常大。大師強調,人不要比較,要與人比較的是「忍耐」的工夫,有「智慧」的認識「忍」是能接受、能負責、能化解和承擔責任,更能在「生忍、法忍、無生法忍」中,忍一切法,與一切法相應。
  
大師說明「慚愧感恩大願心」,舉出人我相處之道在於要有慚愧心,禮敬諸佛、對人尊重,認錯是一種人格的尊重,「感恩」有吉祥之意,「大願心」就是回向,把心量放大,將參與法會的功德普及一切大眾。

活動照片

  • 未命名-2.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