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道場孝道月早課8 有能法師開示「福田」

【 文:廖麗珠 摘錄 圖:網路截圖 】

佛光山台北道場有能法師,於8月23日早課《地藏經.卷中》開示,分享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佛法真義》﹤福田﹥。相信大家對「福田」都非常熟悉,大家都時時在做福田。文中提到,過去人民都勤於耕種農田生活,有種田才能有收穫,有收穫才能生活。

種植時要先選好的田、好的土地,才能有好的收穫;貧瘠的田,播種下去,收成不多。在佛門「田」代表我們這顆「心」,在田地裡面播種,就會有收成;我們的心田,就等於土地,在我們的田地裡播種,當然也必有收成。

在佛教裡,一般稱出家僧人為「福田僧」。意思是說,出家人清淨自己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信施供養僧眾,可得大福德。而出家僧人身披袈裟,又稱「福田衣」,這是模仿田地畦畔;喻指僧眾受信施供養,可以滋養色身,而僧眾為施者說法,增長其慧命,共同成就福德。

佛教所謂的「福慧共修」、「解行並重」,了解佛教各種的宗派、教義、歷史,是解門,那需要有學問;修行、念佛、參禪、禮拜,是行門。修福修慧是種福田,解行也是福田,等於為自己播種,肥沃心田。我們常聽到《大寶積經》云:「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主要是講,我們要福慧雙修。

佛經裡說有八種福田,即:佛、聖人、僧、和尚、闍黎、父、母、病人。在八福田中,你奉事三寶,孝順父母,敬重師長,和睦朋友,隱惡揚善,當然都有功德,都是種福田。但是在佛教裡更強調對於有病、苦難的眾生,要多一分的照顧,所謂「八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

有一個年老的比丘,因為久病長期臥床不起,無人照顧與幫忙,佛陀在禪定時看到這個比丘非常痛苦與可憐,率領500弟子到老比丘的精舍,吩咐弟子們輪流看護。但是,弟子們因為老比丘經久未清潔,身上惡臭異常,都不願親近幫助。佛陀知道後,就親自為病人洗滌身體,由於佛陀慈悲,讓大地震動,天地豁然通明。

國王大臣們很震驚,就到佛陀精舍,對佛陀說,佛陀啊!您是三界的導師,人天的師父,天地間無人可比。您的德行已經圓滿五缺,為何還要降尊就卑來到老比丘寓所幫忙洗身。佛陀說,「八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所以,佛陀告訴國王及與會大眾,佛陀所以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這些窮苦無依的人,要知道八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尤其是幫助貧窮病苦的比丘是修道人,貧窮、孤獨、無依靠的人,這些都可以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如同恆河水一樣,淵遠流長,將來我們的需求也會如願以償。到功德圓滿即可得道,不在受輪回之苦。佛陀是一位功德圓滿的聖者,都要把握機會來種福田。所以,福田要不斷的培養,才能有享不完的福報。

佛教裡談修行,也不一定說要到遠處燒香、朝山,不用到遠處的寺廟去參拜;大師常告訴我們:「在我們的周遭,哪一個人不是我們的福田呢?」也可以說,今天的社會都是我們的福田,我幫助他,在他的身上也能得到一些利益,就等於種田一樣。

過去有信徒布施給佛光山,有的人就心生嫉妒地說:「為什麼老是給佛光山,不給我們一點呢?」這位信徒很有智慧的對他說:「我們在家人賺錢也不容易,捐獻也等於種福田,我們也要看看這一塊田,能收成多少,我們怎麼樣來投資。只要佛教的道場,領導的僧侶發心弘法利生,做社會的福利事業,都是在種福田,我們就要跟隨他,護持、幫助他一起來求福。」

所謂「要學佛道,先結人緣」。人緣結的多了,田地裡的收成就會多,你想要成就其他的事業,還怕不會順利嗎?所以,我們要有一塊好的良田,才能收成,「佛、法、僧」都是很好的福田,大家就要選擇一塊好的福田來種福。修福修慧,解行並重,廣結福田,希望我們大家一起來精進、一起努力。選好自己良好的田地努力播種,祝福大家平安,阿彌陀佛!

活動照片

  • 未命名-1.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