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別院佛光人感恩星雲大師 發願不忘初心

南屏別院佛光人感恩星雲大師 發願不忘初心
【人間社 宋滌姫 高雄報導】 2023-03-20

為激勵佛光會幹部奮勇向前,傳承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弘法利生的精神,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在3月18日舉行的「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高雄市第一、二督導區督導會長座談會」中,以星雲大師墨寶「初心」二字,勉勵大眾不忘初心,踐行「非佛不作,唯法所依,集體創作,制度領導」的宗門思想。

妙樂法師從「空」談起,有人認為生命是一場空而對未來感到茫然。然而「真空生妙有」,生命要用正知見來充實。以病苦為例,有人會在病苦中退失道心,但星雲大師「以病為友」,即使晚年色身不太方便,大師還是努力克服,心心念念都在給人得度的因緣,留下許多一筆字來廣結善緣。也有人不解,修行與不修行都會面臨老病死,那麼,有什麼差別呢?相差的就是內在的歡喜心。大師不以苦為苦,在結緣中得到法樂。

妙樂法師引用《華嚴經》「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菩薩於生死,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提,堅固不可動,彼一念功德,深廣無邊際。」說明眾生皆有佛性,初心非常可貴,一心堅固不動搖,將產生無邊功德力。或許在發心後,實際接下工作時,一次、兩次都做不好,但抱持學習的心,多做幾次,時時幫自己加油,就會打開格局,深植善根。

妙樂法師也說明佛陀出家修行,除了解決生死煩惱,看到印度當時受到壓迫的民眾,也想力挽狂瀾,救濟他們。並對當時階級社會、神權宗教、生死循環不已的自私小我,執行了軟革命。而現代人對佛法的需求在於心靈成長、自我修練、生命意義和價值追尋。如何自我修練呢?就是要依止三寶。星雲大師說:「佛陀、十大弟子都是我們的榜樣,佛教的宗門祖師都是我們的模範。」一直到生命終點,大師都將依止三寶放在生命的最高點。

如何掌握與學習佛法智慧?必須熟知佛教基本教義,建立正知正見。可以到人間大學去學習,或是熟讀星雲大師所著《佛法真義》,就能掌佛法核心。大師說他一生以退為進,將「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大師一生都在「給」,都在用身教為大眾示範因緣和合的空性智慧。

如何調伏自心?星雲大師說:「我的理念不在自我成就,而是團體能夠讓佛法傳承下去,讓佛法可以遍布,產生功能,去利益大家。」大師身體力行,指導大眾破除我執,以團體成就為自己的價值成就。

如何精進增上?大師說:「我願生生世世為佛陀奉獻,為大眾服務,以此上報四重恩。」大師晚年還發此大願,不忘初心,精進修行毫不退卻,要讓佛光法水永流長。

「佛教修行是條漫長的路途,需要目標方向明確後,持之以恆,精進增上。」妙樂法師期勉佛光幹部「以師心為己心,各自努力,有發心就有成就。」

之後,佛光幹部就實務交流意見,一起共勉用「三好、四給」服務會員,「集體創作」落實星雲大師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以感恩三寶,感恩星雲大師的言教、身教。

相關圖片

  • 1.jpg
  • 2.jpg
  • 3.jpg
  • 4.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