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南屏別院菩提眷屬法座會 讓我們一起幸福

佛光山南屏別院菩提眷屬法座會 讓我們一起幸福
【人間社 宋滌姬 高雄報導】 2022-04-18

佛光山首場「菩提眷屬法座會」4月16日下午在佛光山南屏別院十樓無盡藏館舉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主講人是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元修、趙辜懷箴伉儷。這對結婚47年的菩提眷屬以實例為現場120位聽眾解說,如何運用佛法來維繫幸福的家庭。

妙凡法師說明菩提就是「覺」,就是「通達」。菩提眷屬就是走在「覺」的路上,心意相通、心靈契合通達的伴侶。這場「菩提眷屬法座會」是佛光山開山以來第一場,格外有意義。

趙辜懷箴回顧兩人在親友的聚會中相識,而後走入婚姻,和公婆及小叔的家庭共住45年,直到婆婆往生才搬離這個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婆家是個學佛家庭,婚後不久她在婆婆帶領下,皈依三寶。就如同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趙辜懷箴沒有上過班,專心照顧家中老幼,讓同修無後顧之憂。然而這種生活方式,讓夫妻的共同話題日漸減少,覺察到這一點後,便觀察同修的興趣,去學習、請教與傾聽。趙辜懷箴說:「幸好我學佛了,學佛是用來對付自己,不是用來對付別人的。」對孩子的教育,則以尊重、平等、傾聽、溝通等方式來對待,以身作則,將佛教的信仰傳承下去。

趙辜懷箴很感念婆婆帶領家人學佛,孩子們還小的時候,婆婆就要他們抄寫《心經》。過年孩子領到壓歲錢,會讓他們拿出部分捐助育幼院的孩童,培養慈悲心。至於和公婆合住好,或是分住好,就看當時的因緣。因為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首偈語是趙辜懷箴持家的祕訣。她發現就算自己低頭,還是能見到水中的天空,看似自己在退讓,然而整個家庭是向前的。趙辜懷箴認為家是責任、承擔、願景與希望。她深刻體會「家和萬事興」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趙元修經常讀誦《阿含經》,從中理解因緣法的生滅無常以及從世間變幻對「苦」的認知,所以他認為正見、正念非常重要。尤其現今科技進步快速,影響下一代的價值觀,更需要仰賴佛法的正見,引導自己與他人找到正確的通路。

趙元修伉儷的女兒也來到現場。談到小時候和人發生爭執時,母親沒有責怪,而是以體諒的心和她溝通,教導如何從他人角度看事情。在她眼中,父母親相互尊重、無論快樂或困難都一起面對。家中長輩學佛,卻不重視拜拜,而是以慈悲與寬容相互提攜。而她也用這樣的理念來經營自己的婚姻。

妙凡法師最後提醒大眾:家庭生活是一種修行。要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經常溝通討論,彼此信任,共組美好家庭。

💻🎞 https://youtu.be/ZRSPRQ_ZPoo

相關圖片

  • 1.jpg
  • 2.jpg
  • 3.jpg
  • m800x1200.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