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講座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星雲大師

佛光山寶華寺於6月29日舉辦佛學講座,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星雲大師」為題,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般若建構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歷程,以及如何落實生活中,近150人聆聽法義。

「般若是進行式,任何時候皆與般若同行,而大師是如何轉動般若法輪?」妙凡法師說到在1945至1966年,大師開始建構人間佛理論與實踐;1967至1985年,開創佛光山,以四大宗旨建立僧團弘法;1986至2000年,大師退位後,積極推動人間佛教全球化,建立佛光會;2001年迄今,大師將人間佛教回傳中國大陸,大師一生以般若視角,推動人間佛教。

妙凡法師表示,佛陀與佛教是一體兩面,如此才能和中國傳統迷信的宗教、神鬼的信仰分開。佛陀是「人」,因為佛陀,世人可以得到勇氣並獲致真理,還原人間佛陀的本來面目,才能把人間佛教應用十方,傳揚國際。

佛教教義是佛說的、人要的,詮釋它,要「以人為本、重視現實人生、重視社會參與」,因此大師說「法」,要給人懂、能夠信解行證,且要解決「此時、此地、此人」的問題。一句「我是佛」,即是大師要提醒眾人自我勉勵、肯定、發心,以及自我成長擴大,遇到困苦,想方法,想管道,想辦法,務實的把每件事件做好。

「面對無常的世間,所有現在所發生的事情都不是最後的結果,都只是過程而已,每一個當下都是未來的因緣,勿執著過去,擔憂未來,如何讓自己安心、自在,即是把握當下,做好每個當下,現在的每一刻都是未來的資糧,無常的世間,永遠都有希望。」

大師強調「人間」二個字,希望所有佛教徒,都應該重視佛法弘傳在人間,以佛法淨化、昇華生活和人格。一個圓滿的佛教,不只是山林,而是社會的佛教;不只是寺院,而是家庭的佛教;不只是出家,而是在家的佛教;不只是經懺,而是文教的佛教;不只是死鬼,而是生活的佛教。

妙凡法師提到,大師為了讓佛教現代化建立新的里程碑,將在高雄佛教堂旁建立28層大樓,如同佛陀紀念館,讓人間佛教更貼近人間化、生活化,走進人們的生活。勉眾一切捨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行於精進而離身心,修禪而無所住。如同登頂,登山過程中,隨時啟用般若,與般若同行,奉行佛法,有朝一日定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成就佛道。

相關圖片

  • S__15622235.jpg
  • S__15622240.jpg
  • S__15622237.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

分享頁面到: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Post to Tumbl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