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釋疑

字級大小:

A-

A

A+

吾習禪多年,除了身體較健康,心理較平靜外,並無顯著的禪修體驗,請問要具備什麼觀念、見解、行持,才能獲得具體成效?

回目錄

有關禪修行者之觀念、見解、行持等,略如前面章節所說,請讀者自行查閱,今於此再做重點補充:

(1)應重視基礎禪定之養成

習禪修定,無法速成,不能越等;經云「依戒生定、依定發慧」是不容忽視的明確學程,但古來禪行者大多忽視,故百千年來,修行者眾,成就者少。現今亦有提倡生活禪之行者,凡有發言,每每呵斥勤於習定者為修枯木禪,是自了漢,殊不知基礎禪定不成,無漏慧亦無從開發,想修得無住自在之心境,實是妄想!

已故禪行者陳建民居士即曾言:「佛法三千年來,實修佛教徒雖亦不少,然成就者則如鳳毛麟角。細考其因,皆以其定力未先下苦功,因此聞思二慧所得之抽象真理,無力凝固成為修慧之具體證量。」又說:「習定如磨劍,須先去三魔──散亂、惛沉、忘失正念之銹,當其劍鋒已銳,則可由止修觀,斬除五種利使,方得真參實悟。具足正知正見,以伏斷五種鈍使於無我空性中。」成就基礎禪定之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所謂基礎禪定之養成,是指修習「九住心」的完成。九住心是從初學攝心,到正定成就的修學過成,共可細分為九個階段。此九住心之工夫純熟,能自然住於正定;做一切事,不由作意,皆能了了分明。所以能止惡不生,持善不失,任運自如,無事不辦。

(2)莫忽視持淨戒、修慈悲

守持淨戒──持五戒、行十善,是讓身口具足善良的德行,以自利利人。心存慈悲──修四攝、行六度,是利樂眾生的具體表現。能持淨戒,身心清淨,習定容易成就。具慈悲心,常懷悲憫,則不墮枯木禪境。持淨戒、修慈悲,非常切要!

(3)須致力聞、思慧之薰修

以上習定、持戒、修慈悲,皆屬累積「福資糧」的行持,現在要講的是「慧資糧」的薰修。

禪,印度話叫禪那,中國話稱靜慮,即思惟修之意。佛陀教弟子時,非常重視聞思慧的修學,這可從教典得知。聞慧、思慧、修慧是修學佛法智慧的次地學程,禪行者修得「九住心」之禪定基礎後,須再致力於經教的研究,得聞思慧之成就,才能有力於修慧的完成。現今南傳佛教或藏傳佛教,仍然秉持佛世之傳統學程修學增進,漢傳佛教早期的禪法也還是如此,後來的「中國禪宗」在禪法的傳承中,就逐漸將這重要的修學次第忽視了。所以,為何「三千年來的佛教,修行者眾,成就者少」這也是一重要原因!不能先得聞慧、思慧的「法住智」成就,怎能證得修慧的「涅槃智」聖果。吾現代禪行者,萬不能再重蹈覆轍了!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