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梁皇寶懺 依空法師開示「人間佛教」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台北報導】
清風爽朗,秋意漸濃,九九重陽敬老孝道,9月25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秋季梁皇寶懺法會」中如火如荼展開,信眾滿堂至誠拜懺為親眷消災增福慧,對先靈報以孝思緬懷。翌日9月26日,住持覺元法師領眾深入經典恭誦第二卷懺文,美國西來大學執行董事依空法師亦開示「人間佛教」意涵。

「人間佛教」教義本自佛陀的教法,滿腹文學素養的依空法師表示,佛教非常科學,以十二因緣「有」詮釋生命的轉化,引用「生有、死有、本有、中有」道出生命的根本因緣,本來樣貌的美醜,和生死定律,乃至來世,皆可由自己的造作而決定往生何處,點出生命的廣意。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平等性,佛陀出自印度四種姓剎帝利(貴族、國王大臣),為突破社會種種不平等現象,而出家修道,尋求眾生平等之法,印度哲學派對佛陀的「平等論」並不歡迎,佛陀為普及平民化,帶領弟子走入民間挨家挨戶托缽,貧富不撿擇,所得均食分享,以度化普羅大眾。因此出自首陀羅(奴隸)階級的優婆離能在佛陀座下出家,有次因替佛陀剃髮,十分專注,不知不覺而進入四禪境界,種下了優婆離出家的種子,而證得阿羅漢果,由此證實佛陀的教義是平等而慈悲,不因種姓階級而有分別。

大乘佛教佛塔的形成,產生僧俗二眾的護教團體。依空法師提及,佛陀紀念館建築的象徵性與意義,是回歸到佛陀時代。指出《阿含經》:「佛出生在人間,生活在人間,成佛亦在人間。」人間苦樂參半,但有梵行修行,天道人存福雖多,若沒有人間福報的修持,亦難以持續存活。

依空法師引用《善生經》闡揚佛教雙向論理學,《華嚴經淨行品》說明行菩薩道的基本觀念,《維摩詰經》:以「法喜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法華經》七譬喻的精髓所在,都說明大乘佛教人間性的方便法門,如化城喻品。

依空法師期勉信眾做佛陀的化身,會應用經典開發智慧,點出學佛要自受用、他受用,法布施互相作用,展現人性最美的一面,用禮來約束,做人間佛教的菩薩義工。

活動照片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